九 莫要后悔(1/2)
“听闻这个陶家还是大家,在老家中良田万顷,祖父曾任江浙巡抚,素来是书香门第,那陶家大少爷那一手的丹青妙笔,还曾接受过赴洋邀请去国外执教过。”
“皆说赵公馆的厨子是能人,每日领大钱,能烧上千百多种南北佳肴。但陶家也甚是不逊色,你瞧这一好几桌子菜,皆是色香味俱全,可谓上品。”
陶家的朱门大开,这外头的人见着彩狮起舞,鞭炮阵阵好不热闹,个个抬头,只见里头大厅院落里摆着好几桌酒席,一众人伸长了头皆窃窃私语不断,议论纷纷。
彼时,明晰的名贵轿车才缓缓驶到了陶家的门口,方一探身出来,刺眼浓烈的阳光就晕乎了她的眼,脚下甚是有些虚浮,想来是好多天不出来,身体不适,何况从生了盛儿以后,她身子每况愈下,就是上好长白山的人参和霍山的野生赤灵芝吃着也不见好转,这些日子以来情绪不稳更是平添了些许情况,不过倒也还好,没有大碍,她定了定神,看了看表,方才启步走起。
此次陶家因是举家搬迁,想来是家中长辈皆在,她索性挑了件保守的旧式旗袍,虽是旧式但丝毫不缺精细,设计皆是城中最有名的老字号剪裁制作的,面上花纹金丝盘横,国色天香的牡丹图案刺绣精细,配上她那从法兰西带来的高跟鞋,十指又是丹蔻,走起路来亦是步步生辉,风姿绰约。
递了请帖,那家仆一路迎她进去,竟是穿过了院落的几桌酒席,到了洋楼的二楼,那装潢有些许中西结合的意味,只见应是唤陶老爷头发发白的年长男子点着烟斗,水晶玻璃缸在桌子的一侧,胡须老长,马褂长衫,心情倒像是不大好,那陶太太旧式着装盼着发髻,亦安静地坐在一旁,黛眉紧蹙,然后再是年轻的一男二女坐着,董香之低着头,不言不语,这一桌子煞是情形微妙。
勾唇淡笑,明晰像是感觉到了什么,眼里划过一丝讽刺的意味。
像是感觉到了视线,董香之方才抬头,那是一张小家碧玉的容颜,很素净,杏眼带着些许水气倒是令人感到丝丝暖意,眉目微垂,甚是腼腆和文静,并不是书香气的文气,而是带着淳朴和憨厚的气味,但眉目间还是透露出几许灵气。
“随安——”那人见到明晰,连眼神都变得亮了,连忙站起上前下意识地握住明晰的手,激动得嚅嗫道,“真好,真好,我还以为请不了你来,真好……”
连连有些言辞混乱,明晰分明感觉到董香之手心沁出的汗,还有那丝丝隐忍的瑟抖。
她在怕,她们虽是旧友,可许久不见,但重逢竟像是昨天的光景,她还能记得,旧时学堂里,那些孩子见董香之拘谨沉默都结伴欺负她,笑她童养媳,笑她身份低贱,只是陶家好心肠便送她来上学。她素日里见不得这般,便护了她几回,有一日她在山上采风画西洋画,董香之便安静地跟着她身后道:
“随安,你画得真好,他也画得这般好,我就不成了,我只会些你们嫌恼的女红做做,我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成为他画笔下的人,然我求了他许久,年年求,他亦画天画地却从不画我……罢了,不说了,随安,你瞧,我给你缝了一个荷包,寓意岁岁平安。”
那荷包她虽不常戴,却是心里时常记得,只因难得。
她记得那一年她也是画了一幅董香之的画像送与了她,皆是儿时暖礼,到今日恐怕甚是不上台面,却是难得的温暖回忆。
时光从来不会因为友谊与回忆而褪去温度。
她淡淡地笑,唇畔从容地半勾,抚上董香之不甚美丽却可人的脸孔,对她笑了笑,那样子竟像是对她说,不怕。
真是,真就不怕了,实则董香之要的不多,只是希望在今日能有一人像多年前站在她面前,给予她些许力量,能让她克制住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只见那眼眶里隐忍了许久的眼泪倒像是生生憋了回去,明晰回握了她的手,她亦紧握了一下。
随后领着她入坐,桌前几人亦礼貌起身,董香之便简单的介绍了几句。
“久闻大名,我与你令尊和尊夫都有过一面之缘。”
陶老爷方才展露些许好脸色,点点头,倒是礼貌有加,甚是和蔼,看董香之的眼神也带着年长关爱的亲切,只是半点都不瞧另一位女子一眼。
彼此寒暄了数句,家仆便上来斟了些茶,菜亦陆陆续续上来了些,菜香扑鼻,只若是外人见到,只觉得这桌上的人各怀心思,彼此都不晓如何开口。
那容貌极好,穿着西洋新式洋裙的女子,眉眼如画,倒的确是位佳人,只是她亦不是傻子,也明白自己不甚受欢迎,有些不适应地动了动身子。
陶云先亦是位英俊的男子,有着文人自来的忧郁气息,动作优雅,指尖沾染了些许长年的粉墨,泛着淡淡的浅色,他只抬手握了握那女子的手,像是在安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