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注释(2/2)
[7]见《孟子尽心下》。
[8]见《孟子公孙丑下》。
[9]见《孟子梁惠王上》。
[10]见《孟子告子下》。
[11]见《孟子万章下》。
[12]见《孟子公孙丑上》。
[13]见《孟子尽心下》。
[14]见《孟子公孙丑下》,文中所说齐国某地是平陆,当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
[15]见《墨子明鬼下》。
[16]见《墨子公孟》。
[17]见《墨子明鬼下》。
[18]见《墨子贵义》。
[19]见《墨子明鬼下》。
[20]见《墨子耕柱》。
[21]见《论语尧曰》。
[22]见《论语颜渊》。
[23]见《论语雍也》。
[24]见《墨子非命中》。
[25]见《墨子公孟》。
[26]见《论语子罕》。
[27]见《论语述而》。
[28]见《论语宪问》。
[29]见《论语阳货》。
[30]见《庄子人间世》。
[31]见《庄子天道》。
[32]请参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3]见《庄子秋水》。
[34]同上。
[35]见《庄子列御寇》。
[36]见《庄子马蹄》。
[37]见《庄子达生》。
[38]见《庄子至乐》。
[39]见《庄子养生主》。
[40]见《论语颜渊》。
第五章
[1]关于先秦道家三阶段说,请参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见《老子第七十八章》。
[3]以上见《老子第八章》。
[4]以上见《老子第六十一章》。
[5]以上见《老子第六十六章》。
[6]见《老子第八十章》。
[7]见《老子第二十九章》。
[8]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9]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0]唐代的王真,宋代的苏辙,现代的章太炎、毛泽东,都认为《老子》是兵书,或有兵书性质、兵书意味、兵书要素。请参看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1]以上见《孙子兵法虚实》。
[12]见《孙子兵法九变》。
[13]见《老子第六十八章》。
[14]见《孙子兵法军形》。
[15]见《老子第七十三章》。
[16]见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
[17]见《老子第三十一章》。
[18]见《老子第四十六章》。
[19]见《老子第三十章》。
[20]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21]见《老子第六十九章》。
[22]见《老子第六十七章》。
[23]见《老子第六十九章》。
[24]见《老子第五章》。
[25]此种解释亦请参看《庄子天运》。
[26]见《老子第四十三章》。
[27]见《庄子齐物论》,并请参看《逍遥游》和《天运》。
[28]见《庄子逍遥游》。
[29]见《庄子齐物论》。
[30]见《庄子骈拇》。
[31]见《庄子应帝王》。
[32]请参看《庄子逍遥游》。
[33]见《论语雍也》。
[34]见《论语先进》。
[35]见《论语雍也》。
[36]请参看康有为《论语注》。
[37]见《论语宪问》。
[38]见《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报怨以德”。
[39]见《老子第七十八章》。
[40]荀子算的总账,主要在《荀子解蔽》篇,请参看。
[41]见《论语公冶长》。
[42]见《论语颜渊》。
[43]见《荀子天论》,下引不注者皆同。
[44]见《周易乾卦象辞》。郭沫若和李泽厚都认为,《易传》思想深受荀子影响,本书表示赞同。请参看郭沫若《青铜时代<周易>之制作时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荀易庸记要》。
[45]见《荀子天论》。
[46]以上均见《韩非子内储说下》。
第六章
[1]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和《商君列传》。
[2]以上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见《韩非子说难》。
[4]见《韩非子内储说下》。
[5]见《韩非子六反》。
[6]见《韩非子备内》。
[7]见《老子第五章》。
[8]告子其人,身世不明。但他在《墨子》一书中出现过,因此其年龄应该比墨子小,比孟子大。
[9]见《孟子告子上》,下引不注者均同。
[10]见《孟子告子下》。
[11]见《孟子告子上》。
[12]见《荀子正名》。
[13]见《荀子性恶》,下引不注者皆同。
[14]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5]见《韩非子备内》,下引不注者皆同。
[16]以上所引依次见《韩非子》之《解老》、《奸劫弑臣》、《外储说左上》、《难四》。
[17]见《韩非子说林下》。
[18]战国晚期,君臣关系与春秋和战国前期不同,卿大夫的世袭制已逐渐改为任命制,各国甚至有实行客卿制的,故云。
[19]见《韩非子饰邪》。
[20]见《韩非子显学》。
[21]见《韩非子有度》。
[22]法莫如显,见《韩非子难三》;使民知之,见《韩非子五蠹》。
[23]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24]见《论语为政》。
[25]道,就是引导。齐,就是规范。格,钱穆先生《论语新解》说是“达到标准”,李零先生《丧家狗》说是“遵守规定”,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说是“人心归服”,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说是“认同归依”,我认为是“自觉遵守道德律令”。请参看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26]见《韩非子五蠹》。
[27]同上。
[28]见《论语颜渊》。
[29]见《荀子非相》。
[30]请参看本书第二章。
[31]见《荀子礼论》。
[32]见《韩非子显学》。
[33]见《论语阳货》。
[34]见《老子第五十八章》。
后记
[1]见《庄子秋水》。
[2]所引依次见《论语颜渊》、《孟子公孙丑下》、《庄子养生主》、《荀子劝学》。
[3]见《论语子罕》。
[4]见《孟子告子下》。
[5]见《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