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原体基因胚胎(1/2)
地道逼仄,空气很污浊。
好在,这里的温度并不是很冷。
油灯的灯光忽明忽暗,更增添了几分阴森之气。
这里与外界断绝了联系,恍如一个独立的封闭世界。
乔西双手抱膝,靠着坑壁团坐在地上,好像睡着了似得。
忽然,一个低沉的呻吟声传来,乔西立刻抬起头,眼中流露出惊喜之色。
她连忙爬到苏文星的身边,想要查看他的伤势。
不过,还未等她靠近苏文星,就感到一股热气迎面扑来。那热气的源头,就来自于苏文星的身体。乔西一惊,顾不得许多,就坐在苏文星身边。
苏文星赤裸上身。
在昏幽的灯光照映下,他的皮肤呈现出一种火红色,红的有些触目惊心。
一滴滴水珠,从他的皮肤毛孔渗出。
乔西顾不得苏文星皮肤的火烫,举着油灯仔细查看。
细密的汗珠密布,顺着苏文星的身体滑落,汇聚成一道道水痕。那些汗珠,看上去有些浑浊,还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如同死鱼般的腥臭味。
有些汗珠,滑落到了地上。
而有的汗珠,则好像蒸发一样,变成一缕缕淡淡的水汽。
苏文星肩膀和腿上的枪伤,正在以肉眼可以觉察到的程度迅速愈合。同时,他胸口上的那处被病毒感染的伤口,也在悄然之间发生着变化。
伤口周围的脓疱,正一个挨着一个的破裂。
脓水流淌出来,也发生了奇异变化。之前的脓水黑而腥臭,如今的脓水,却变得很清澈,好像清水一样,没有任何气味。而伤口里面腐肉,正在缓慢的消失,变化成清水一样的液体,从伤口处,流淌出来。
鲜红的嫩肉,以肉眼可以看到的程度生成。
那些嫩肉,不断挤压和消灭原本已经生成脓包的腐肉,并将之改变为一种清澈的液体……
乔西看到这一幕,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她呆呆看着苏文星身上不断痊愈的伤口,脑海中一片空白!
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她注射进苏文星血管里的液体,被她称之为原体基因,是她在日本陆军军医学校工作时,一次偶然机会,从一对染色体上发现,并将之秘密提取。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弗莱明(fleming-w)把细胞核中的丝状和粒状物质,用染料染红,观察发现这些物质平时散漫分布在细胞核当中。当细胞分裂时,散漫的染色物体就会浓缩,形成条状物。当分裂完成时,这些条状物就会变成疏松的散漫状。
1883年,美国遗传学家,生物学家沃尔特萨顿提出遗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学说。
1888年,正式被命名为染色体。
1902年,萨顿和鲍维里通过观察发现,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与基因具有明显的平衡关系,并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至1928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实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日本,于上世纪末,开始了生理医学的研究。
乔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就是那位诺贝医学奖的获得者门下。1927年,乔西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应日本微生物学博士石井四郎邀请,来到日本,在京都卫戍病院微生物实验室工作。
1930年,她随石井四郎前往陆军军医学院,出任第九实验室研究员,甚至获得了日本军部授予的大尉军衔,被石井四郎视为得力的助手。
不过,随着她在第九实验室的工作全面展开,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核心秘密。
她发现,所谓的第九实验室,其实就是一个活体实验室。
日本人提供了大量,并且不知是从何而来的染色体,并从中提取基因。而那些基因在提取之后,通过胚胎的方式成长,并最终注入活体之中。
换而言之,日本人在进行被一种基因改造的实验。
失败品会作为病原体,进行二次催生,成为一种可怕的病菌;而成功者,则会被严密保管,并进行二次活体实验。期间,死于实验者,数以千计……
乔西在提取到原体基因后,就试图将之公布。
但是,她的父母都生活在日本,也使得她投鼠忌器。
1931年初,中日本地区发生了一场地震。乔西的父母住在名古屋,在地震中丧生。父母的离去,也使得乔西最终下定了决心,决意离开日本。
1931年十月初三,日本举国欢庆九一八事变的胜利。
乔西则在这一天,趁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休息,炸毁了第九实验室的病原体库,而后逃离东京。她先去名古屋祭拜了父母,然后经大阪,改名换姓,乘坐一艘游轮前往上海。之后,她又靠着假身份,来到了淇县。
按照她的计划,一切应该会非常顺利。
她在东京制造了自己假死的假象,日本人想要查出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趁此机会,她大可以完成她的计划,可没有想到,南京却走漏了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