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扣留叶哈雅(2/2)
灵州,就是从前的灵武郡,朔方节度使所在地,统率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个受降城,辖灵、夏、丰三州之境,原驻兵六万四千七百人,随着吐蕃渐渐走向衰落,大唐的防御重点开始向西、向北转移,朔方节度使的地位逐渐提高,在年初进行的兵力调整中,西域都护府一跃成为大唐第一驻兵重地,共驻兵十二万,并在其下成立了北庭、安西、碎叶、大宛四大都督府;其次就是朔方节度使,驻兵达十万人,成为大唐的第二大节度府,同时削减了陇右、河西、河东以及范阳的兵力。
为防止形成新的节度使专权,朝廷采取了三个有力的措施,一是各节度的军费和粮食皆由朝廷负担(西域都护府用军户屯田制除外),严禁军方擅自在各驻地谋利;其次就是由御史台定期派驻军事监察使,监察各军可能出现的违规举动;第三则是实行节度使轮换制,由中央朝廷十六卫各大将军轮流担任各地节度使,以及西域都护府辖下四大都督,每届任期四年。
目前的朔方节度使是左监门卫大将军李双鱼,这位张焕的老部下向来以忠诚、谨慎而著称,这天中午,他收到了由长安发出的八百里加急快报,是张焕的一份手谕,命令他就地扣留大食使者叶哈雅。
这个消息应该说来得非常及时,叶哈雅已经抵达了百里外的定远城,李双鱼正准备率军前去引领他们渡黄河,叶哈雅带来了三千护卫,这违反了大唐关于外国使臣护卫入境不能过千的规定,经反复协商,李双鱼同意叶哈雅护卫削减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九原减少一千人,第二步则在灵州再削减一千人,由唐军负责沿途安全。
为了不引起对方的怀疑,李双鱼做了两手布置,他在黄河东岸部署一万军队,而他自己则亲自率一千轻骑渡河去迎接大食宰相的到来。
叶哈雅从翰尔多八里出发后,先到了九原,从九原到长安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沿原来的‘秦直道’南行,这是最便捷的道路,骑兵甚至只要半个月就能抵达长安,另一条则是沿黄河南下,在灵州渡河,路途就远得多,因为叶哈雅有军队护卫,因此唐军不允许他们走‘秦直道’,只能沿黄河南下。
他们又走了近大半个月才终于抵达灵州,八月下旬的灵州已经秋意十足了,强劲的北风扫过黄土高原,常常刮起漫天的飞尘,天空总是带着一丝昏黄。
马车里叶哈雅饶有兴致地打量车窗外的景色,左边是低缓的丘陵,厚厚的黄土上沟壑纵横,仿佛被刀劈出的痕迹,数里外就是大唐人的母亲河—黄河,从蜿蜒盘旋中可偶然看见她的身影,雄浑、凝重、奔腾万里之势,而右面可以看见远方巍巍群山,那里就是贺兰山。
“维齐尔殿下,前面再走二十里就是灵州渡口,我们将在那里渡过黄河。”
给叶哈雅作翻译的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粟特商人,他长年往来于大食和大唐之间,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叶哈雅专门从巴格达带来,他做了三十年贸易商人,到过大唐许多地方,当年吐蕃占领安西时,丝绸之路曾改走回纥,许多商人就是从这条路进入大唐腹地。
他见叶哈雅兴致很高,又笑着介绍道:“这里植被稀少,大量的黄土被卷入河中,使河水呈现出浑浊的黄色,因此叫做黄河,不过再向南走就是大唐农业发达、人口密集的陇右,当年大唐皇帝就是在这里起家。”
“你见过他们的皇帝陛下吗”叶哈雅温和地笑道。
商人摇了摇头,“我只听说他比较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去民间视察,不过我从未见过他。”
“这一次我与他会谈,就需要你来做翻译,到时你就可以见到他了。”
叶哈雅刚说完,忽然有人指着前方大喊,“大人快看,是唐军来了。”
叶哈雅探头向前方望去,只见前方滚滚黄尘飞腾,一支军队正迅疾向这边驰来,叶哈雅笑道:“ 不用担心,这是来引我们渡河的唐军。”
很快,唐军驶进,李双鱼翻身下马,大步走上前来施礼道:“在下朔方节度使李双鱼,奉大唐皇帝陛下之命,前来引领贵客渡河。”
翻译给叶哈雅低语几句,叶哈雅点了点头笑道:“原来是李将军,辛苦你了,我就是大食国维齐尔叶哈雅。”
翻译又将叶哈雅的话翻译成了汉语,并特别向他指出,维齐尔的意思就是大唐的相国,李双鱼一抱拳道:“我们以准备好船只,请宰相大人随我前去渡河。”
唐军在前方引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继续向前驰行,一个时辰后,大队人马抵达了灵州黄沙渡口,这里是灵州最主要的一个渡河,这一带河面开阔,宽达二十余里,是黄河水运的主要路段,大唐开国之初,高祖李渊曾下令在此组建黄河水师,以防突厥入侵,现在这里又成为了黄河水运最重要的码头,大量粮食从河东走黄河水道而来。
渡口已停好两艘大船,可一次运送三百余人,李双鱼歉然道:“请相国见谅,我们的船只都去运粮食去了,只有两艘船可用,只能分几次将军队送过黄河。”
这倒有点出乎叶哈雅的意料,他沉吟一下便道:“好吧!客随主便,就按李将军说的做。”
他下了马车,在两百名亲卫的簇拥下上了其中一艘大船,十几名唐军作为引路人也跟了上去,大船只终于摇摇晃晃地离岸了,破开浑浊的黄河水,缓缓向遥远的对岸驶去,李双鱼一直目送大船消失,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大治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出使大唐的大食维齐尔叶哈雅被朔方军扣留在了灵州,护卫他前来大唐的两千侍卫,也在渡河时被唐军一一俘获,全部成为了唐军的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