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戴上手套擦泪 : 01 相遇 > 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1/2)

目录

真是个冷冽的夜,比科彭老家还要严寒刺骨。拉斯穆斯没有穿戴足够的御寒衣物,毛线帽、围巾、手套,一件也没有。他今晚可是盛装打扮:一件薄长裤,一件同样轻薄的黑色丝质衬衫,纽扣扣到最接近脖子的那一颗,白皙的胸膛在丝质衬衫下若隐若现,外面仅罩着一件轻薄的白色皮夹克。凛冽的秋风似乎能将他整个人卷起,他必须集中意志力,才能从外表上看来不为所动。

他兴奋狂跳的心脏几乎就要迸出身体。

他在马利亚广场地铁站下车,选择通往瑞典堡街出口的电扶梯。他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毫不在乎,充满自信,手上夹着一根香烟,急急通过地铁站大厅,一副识途老马的样子。对,毫不在乎,整个人几乎是往前飘。

仿佛他完全属于这座城市。

其实,他对城市的这一带一点都不熟悉。

他马上发现,这附近比他住的瓦萨区更破旧。地铁站前的两座街灯被砸得稀烂,一群朋克装束的男子聚在街角。拉斯穆斯快步通过,眼光避免与这群人接触,想让自己彻底隐形。

眼前是一座大广场,正中央矗立着巨大雕像,想必这就是马利亚广场了。他转向左边,并没有注意到一个坐在长凳上、膝上摆着公文包、身穿西装、两眼木然直视前方的年轻人。

拉斯穆斯多么希望今晚能来点刺激有趣的事情。今晚可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鼓起勇气到同性恋夜总会一试身手。

他只顾着找寻夜总会所在的木匠街,却完全没注意到五十公尺外这个坐在长凳上、陷入沉思、闷闷不乐的年轻男子。他又怎会知道,他与这男子的邂逅,将彻底改变自己生命的去向?

到底要如何预知生命的转折点,那无法回头的转折点,为新方向布局的转折点?

一如爱情来临时。

或传染病来袭时。

人们竭尽全力,找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位置,找到自己生命与存在的意义。

就像今天晚上的拉斯穆斯,想尽办法找到克莉丝汀娜阿姨的男友、那个该死的拉司所推荐的“提米夜总会”。

圣保罗街。拉斯穆斯鬼鬼祟祟地读着街道路牌。快到了。

他看到一张贴在电箱上、半撕毁的欧洲工党宣传海报。工党成员常常站在nk百货公司外面,高声抗议。每次看到他们高举帕尔梅那丑陋的涂鸦画像,他就会想到老爸。

上帝保佑,社民党终于从右派政党手中夺回政权。老爸看到这些抗议者高举他最敬爱的社民党主席丑陋的画像,一定会暴跳如雷。

然后,拉斯穆斯完全走错了方向。

越是匆匆赶路,越想找到正确地点,就越容易迷路。

夜总会小到让他经过而不自觉。他沿着木匠街走到底,接着是车流交错的号角街,整个城区好像在此找回了生命力。

他连停下来仔细瞧瞧路况都不敢,他甚至不想让人发现他在找路。

刚到斯德哥尔摩的这段时间,拉斯穆斯走在街上的方式完全不像是在找路。他走路之快,整个人简直像在空中飘,眼神直视着前方,完全不瞧一下旁边。

拉司那个死老头说提米夜总会就在号角街的这一边,所以拉斯穆斯必须降尊纡贵,回头找起。若是被人发现他找不到路,那可就丢脸死了!

他往回走了两个街区,首先看到一家叫“粉红房间”的书店,然后才看到“提米夜总会”。

这家“粉红房间”就在他准备进入rfsl会场的隔壁。书店小小的橱窗里摆着一本小说《蜘蛛女之吻》,作者叫马纽·普依格;还有班特·马丁写的《永不后悔》,以及最新一期的《革命》期刊,封面是一个微笑的男人,上头有一段文字:“每十个男人,就有九个愿意被泰山色诱!”

书与杂志的旁边摆着画有浪达符号 (1) 与粉红色三角形 (2) 的徽章。

拉斯穆斯在外面站了许久,瞧着闪亮的橱窗,假装没看到旁边那扇门和写着“提米夜总会”的门牌。这块门牌就跟一般公寓门牌差不多大。

他朝思暮想的,就在里面等着他。

另一个世界,另一片天地。一切颠倒过来。

在里面,大家都跟他一样。

他千里迢迢从鸟不拉屎的科彭赶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新天地。

进到里面,大伙会热情地拥抱他,欢迎他抵达新家园。这里的人跟他是同一类人。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不需要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他的心脏焦躁不安地狂跳着。目标近在咫尺,唾手可得。

就等他开门,进入。

但他还站在那里,好像变成化石一样,无法挪动半步。

他从眼角注意到有人从号角街朝他走来。他扭过头,看到一个年轻男子快步走着,整个人仿佛在空中飘着,眼神直视着正前方,却又好像什么都看不到眼里,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熟悉这阵飘浮感,就像他自己在飘浮。拉斯穆斯也认得这眼神,这正是他自己的眼神,他知道为什么眼神牢牢定在前方,却又一无所见。

他压抑住想打招呼的冲动。他想要揭露自己,与对方“坦诚相见”。他想让对方放慢脚步,停驻,然后看见他。

看见他。

拉斯穆斯。

就跟他一样。

他想让他了解,他们是同一类人,他们是志同道合的盟友。

但对方只是匆匆飘过,侧面瞥了他一眼,打开那扇距离拉斯穆斯只有一公尺、写着“提米夜总会”的门。

拉斯穆斯现在就可以跟进去。他大可以离开书店橱窗跟进去,走个一两步,走进门去。对方已经进了夜总会,开启的门正在关上。

但他办不到。他甚至还在遐想,希望对方了解他有多么犹豫,多么彷徨。但对方可没时间让他多想。门又关上了。

甚至比之前更加紧闭。

突然间,他不知道自己是着了什么魔,竟然拔腿就跑!

他实在无法承受这一切。真的很尴尬!

他跑了又跑,看到那个贴着工党海报的电箱才停下来喘气。

他恨死自己了,怎么会这么麻烦!

好像有什么东西被砸得粉碎。他整个人惊慌失措。

然后,他试着强迫自己回到原地,一定要回到原地,再一次缓缓接近木匠街与夜总会。他停在街道对面的人行道上,在安全距离之外,站了许久——带着羡慕与嫉妒的眼神,透过大大的橱窗,往里面瞧。

这是降临历 (3) 上的最后一扇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斗大的“24”数字。

拉斯穆斯看到里面的灯光。几个男人站在吧台旁边。

他们就在那里。

男同性恋。

就跟他一样。

近在咫尺。只有十公尺远。他和他们之间,只有十公尺的距离和一大扇玻璃窗。

他感到心头一阵冰凉,就像当时在中学运动场上被霸凌,小混混把一堆雪直接塞进他罩衫。然后,他咒骂一声,不顾一切转身离去。

怎么会这么困难?

小小一件事,怎么会被他搞得比登天还难?

如果他转身,就会看到艾瑞克和他的一群狐朋狗友站在后头,低声嘲笑他。

本杰明今天回家晚了。家人早已吃完晚餐,在餐桌上给他留了一盘煎火腿、马铃薯与菠菜,菠菜上还覆着一小块保鲜膜。他在桌前坐定,开始用餐。

母亲问需不需要帮他加热一下。

本杰明摇摇头,继续机械性地咀嚼着。

父亲走进厨房,这才发现儿子回来的时间比想象中还要晚。

他向父亲表示歉意,说明今天的传道工作比事先预想的还要费时。

本杰明强迫自己正视父亲的眼睛,希望父亲不会发现,他拿着餐具的手此刻正不停地颤抖。

父子两人都知道,通常,在耶和华见证人中,能够执行众多传道任务者就能深得众人敬重。各教会会员间甚至存在着一种竞赛般的紧张关系。每个教会必须向阿尔博加市的全国总部进行绩效汇报,阿尔博加总部则需向纽约布鲁克林的总办公室汇报;布鲁克林总部会将所有信息汇总成年度报告,寄回各教会,然后登在《瞭望台》期刊中。

年度报告的目的在于激励会员,告诉他们,每年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越来越多的传道人,越来越长的传道时数。即使你只负责传道一小时,还是可以在报告书中看到,所有会员每年总共花了70到80亿个小时传道。

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本杰明两眼直视父亲,希望父亲不会发现他的手在发抖。

全家一起吃晚餐的意义重大,极少有人缺席,而缺席的人必须提出充分、可信的理由。英格玛身为教会最资深、最受敬重的成员之一,他的家人必须以身作则。这件事至关重要。

父亲凝神注视儿子许久。本杰明必须重新面对他深邃的目光,保持眼神接触。

两人仿佛都屏息凝神着。

最后父亲先开口,说话时仍注视着儿子:“本杰明,今天任务执行得怎么样?”

“嗯……”

本杰明的眼神逡巡了那么一会儿。他知道,父亲明察秋毫。

父亲没有等他说完,而是以充满干劲的语气纠正他,好似在强调什么。

“本杰明,你的传道任务一直都进行得很成功。”

“是的,爸爸。”

父亲略带不满地轻轻哼了一声,离开厨房。本杰明继续机械地咀嚼着食物。他不得不放下餐具。

双手还在颤抖。

颤抖的双手又怎瞒得过父亲雪亮的双眼。

他迅速将双手藏到餐桌下,摆在膝前。

等待着。

拉斯穆斯开始感到寒冷。他还站在提米夜总会对面的街道上,透过大橱窗观察着里面的动静。他想象整座夜总会好像一个水族箱,里面如鱼得水的男同志都认识彼此。

他开始找借口,试图说服自己。

现在时间还不够晚,他不能现在就进去,所以他还站在这里。

真的不是因为他胆小。别当第一个进去的,他非等到晚上11点不可。

所以他还站在外面,在寒夜里受冻。

后悔着自己今天盛装打扮。

他恨自己盛装打扮,搞得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他的大日子。

他从没把自己打理得这么潇洒、时尚、英挺。

该死,该死,该死!

几个人从他旁边经过,高声谈笑着,直接走进提米夜总会,好像那是全世界最简单不过、天经地义的事。

有那么一刻,一个男人站在门口,转过头,直盯着拉斯穆斯。

他们伫立许久,瞧着彼此,四目相对。

然后,那男人开门走进夜总会。

留下拉斯穆斯孤身一人站在冰雪中,心脏仍在胸口怦怦狂跳。他毕生的渴望就在一箭之地。

一箭之地。近在咫尺。

他真想抓起一块石头朝橱窗扔去。玻璃窗将会爆裂开来,破碎成成千上万的小碎片。从此,他们之间将不再有任何隔阂。

同性恋者。

他出神地瞧着玻璃窗里的那些男人,望到灵魂几乎要出窍了。

他们就和他一样。

他是否将会和这些人在床上磨蹭,然后找到快感?

他们会想跟他做爱吗?

拉斯穆斯才19岁。

他还没和男人做过爱。

当年,他16岁,一个同班同学在递烟灰缸时,他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他的手。

他拥有过的肉体接触仅止于此。

上帝是慈爱的,他深爱世人。但同时,上帝也在监视着世人。

上帝希望,受他召唤共享神之国度的人,一言一行都能够合乎义理。

《瞭望台:注意!》期刊上的教令与文章内容均出自纽约布鲁克林总部,经过翻译,再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教会。身为见证人,不仅能从刊物中获得神学研究方面的助益,还能获得有关日常生活细节的诸多建议与规范。

“如何战胜开车上下班时的疲劳与压力”“电视对您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护发”“必看的经典好片”,还有一些类似的文章,“保持清洁与卫生的重要性”“老年人的慰藉”,以及“关于酒精,听听《圣经》怎么说”。

简单地说,这些文章的目的就是管制你的言谈举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