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1)(1/2)
1 (文本)
鹿 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诗的作者是王维(约公元700 - 761年),生时以富裕的佛家画师和书法家闻名,被后世公认是唐朝这个大师辈出时代的大诗人。这首四行诗是诗人为辋川种种风景所作二十首诗作之一。这些诗是一幅巨幅山水画创作的一部分,此类山水画正是诗人开创的。数百年来,画作一直被临摹(翻译)。真迹已消失,现存最早摹本来自17世纪:历经九百年变形的王维风景。
在古汉语里,每一个字(意符)代表一个单音节的词。像寻常认为的那样,很少有字完全是具象式的。但有些基本词汇的确是象形的,而用这数百个字,你就可以佯装能够阅读汉文。
自左向右、自上而下读,第一行第二个字明显可见是座“山”;同一行最后一字是“人” —— 两者都由更加明显的文字表征风格发展而来。第一行第四个字是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最爱:他阐释为两条腿上的眼睛,也即运动之眼,“去看”的意思。第三行第五个字是两棵树,“森林”的意思。第三行第三个字,“入”,以及第四行第五个字,“上”,形象地描绘了空间关系。
更典型的汉字是第四行第二个字,“照”,左上方一个太阳的图像,下面一把火,外加右上方一个纯粹的语音元素 —— 这个字读音的关键。其余大多数字都没有值得解读的象形内容。
2 (音译)
zhài
k ong shān bu jiàn rén
d àn wén rén yu xiǎng
f ǎn jg(yg)ru shēn l
f u zhào qg tái shàng
音译来自现代汉语,用的是当前的拼音系统。 zh 发j音, x 是很重的气音s, q 是刺耳的ch, a 则发father的ah音。对帮助开发这个系统的罗马尼亚人 [ 1 ] 来说,这些发音可能是理所当然的,但对说英语的人来说并非如此。
自唐朝以来,虽然汉字字形无多变,但发音究竟是变了不少。1920年代,语言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lgren) 曾尝试重建唐音;此诗的 “高本汉音系”音译版本,或许能在司徒修(hugh poes )一书中查到。不幸的是,这版音译所用的语言令人望而生畏,字母上下颠倒,飘浮在字词上面的,还有一行水平的变音符号。
汉语是各语言里单音最少的。现代汉语中,一个单音节词有四个音调可以发,但每个单音节词的每个音调都有多个可能的意思。因此,汉语中一个单音节词(常常是一个字)只有放在句子中才能理解:这或许是中国哲学的一个语言基础 —— 中国哲学永远基建于关系而非本质之上。
对于诗,这意味着押韵(rhy)是不可避免的,而西方的格律(ter)是不可能的。汉语韵律更多与每行的字数以及音调的安排有关 —— 而这两者都不可译。但译者们偏偏冲向诸智者从未涉足之地,并且,常被认为是在某种西方语言的敌对环境里,试图培植汉语的韵律。
[1 ] 原文疑有笔误,汉语拼音系统采用的是罗马字母。 — —译注
3 (字面直译)
空eative) 见to see 人pern/people
但but 闻to hear 人pern/people 语words/nversation 响und/to echo
返to return 景bright(ness)/ shadow(s) [ 1 ] 入to enter 深deep 林forest
复to return/aga 照to she/to reflect 青green/be/bck 苔oss/lichen 上above/on ( of)/
我提供的,只是这个文本可能的意思。还有更多其他可能。
一个字可能是名词,亦可是动词、形容词。甚至具有相反的含义:第三行的第二个字,可以是“ jg ” —— 景,明亮意,亦可以是“ yg ” —— 影,阴翳之意。再一次,一切由上下文决定。对西方译者,殊难之处在于汉语动词时态的缺乏:在诗中,此刻发生着的是过去发生过的,且将继续发生。同样 ,名词无单复数:玫瑰,可是一朵玫瑰,亦可是所有的玫瑰。
与多数翻译相反,汉语诗中罕见第一人称单数。通过消除诗人的独立意识,读者的体验既普遍而广大,又即刻而直观。
诗的题目,鹿柴,是一个地名,与伊利诺伊州地图上的deer grove(鹿林)意思差不多。可能暗指鹿野苑,那是佛经里释迦牟尼初次布道的地方。
前两行相当直截。如我们将看到的,第二联对句有多种可能的解读方式,每种都是“正确”的。
[1 ] 据程抱一( fran&231;ois cheng ),“返景”是“夕照”的比喻。 — —原注
4
the for of the deer
lone seeht there
but whence is the echo of voices i hear?
the rays of the sunset pierce sntg the forest,
and their reflection green osses appear
—w j b fletcher, 1919
(fletcher, s of chese verse )
鹿 巢
似乎如此的寂寞,这山;看不见有人在那里。
但我听到的人语声从何而来?
落日之光斜斜刺入森林,
而在它们的映照中,青苔显现。
—— w j b弗莱彻, 1919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