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冷酷仙境(洞穴、蚂蟥、塔)(2/2)
“走出这里让你吐个够,再忍耐一会。”女郎说着,用力抓紧我的臂肘。
“不吐。”我呻吟似的说道。
“相信我,”她说,“一切都会过去的。或许真的是祸不单行,但终归要过去的,不会长此以往。”
“相信。”我回答。
然而地洞仍绵延不断,甚至觉得始终在原地兜圈子。我再次想起刚刚印出的晨报。晨报十分之新,墨迹几乎可以印在指肚上。中缝有广告,极厚。晨报无所不登,囊括地球上生命体的所有活动。从首相起床时间、股票行情、全家自杀到夜宵的制作方法、裙子的长度、唱片评论、不动产广告,应有尽有。
问题是我没有订报。大约3年前就戒掉了读报习惯。至于何以不再读报,自己都说不出所以然,反正是不再读了。大概因为我的生活涉及的范围同新闻报导和电视节目毫不相干吧。我同社会的联系仅限于将所给的数据在头脑中揉搓转换成其他形式之时。其余时间只管一个人看过时的小说,用录像机看往日的好莱坞电影,喝啤酒喝威士忌打发时光。因此用不着看什么报纸杂志。
但是,在这失去光亮的莫名其妙的黑暗中,在无数地洞无数蚂蝗的包围之下,我却如饥似渴地想看报。我要坐在有阳光的地方,像猫舔奶碗那样一字不漏池把报纸上下看遍左右看遍。然后把世人在阳光下开展的各种生之片断吸入体内,滋润每一个细胞。
“祭坛出现了!”她说。
我刚想抬起眼睛,不料脚下一滑,没能扬起脸来。管它祭坛是何颜色呈何形状,反正要走到跟前才能计议。我最后动员起注意力,亦步亦趋地朝前移步。
“还有10来米。”女郎说。
就在她说这句话之时,地穴深处传出的空气嘘嘘之声即告消失。消失得甚是唐突甚是不自然,简直就像地底下有人抡起锋利的大刀一举斩断声源。没有任何前兆,亦无半点余韵,这从地底涌出又久久压在地面的刺耳的空气声转瞬间尽皆消失。与其说是消失,莫如说仿佛含有这声音的空间本身整个归于毁灭。由于消失得过于始料未及,刹那间我的身体也险些失去平衡滑倒。
沉寂——几乎使耳朵变痛的沉寂笼罩了四周。漆黑中突然出现的沉寂比任何不快而可怕的声音都不吉利。在声音面前——无论什么声音——我们都可以保持相对的立场。然而沉寂是零,是无。它包围我们但它并不存在,找的耳中产生类似气压改变时那种若有若无的压迫感。耳部筋肉无法很好地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从而力图提高功效,在沉默中捕捉某种信号。
可是这沉默是不折不扣的沉默。声音消失后再未出现。我和她都保持原来姿势,在沉默中侧耳倾听。为了缓解耳朵的压迫感,我咽了口唾液。但无甚效果,只在耳内发出类似唱针碰在唱盘边角时那不自然夸大的声响。
“水退了不成?”我试着问。
“往下才喷水。”女郎说,“刚才的空气声是弯弯曲曲的水道里的空气被水压排挤出去的声音。全部排光之后,就再没有东西能阻止水流了。”
女郎拉起我的手,穿过最后几个洞穴。也许是精神作用,觉得石板上蠕动的蚂蝗好像略少了一些。穿过五六个洞穴,我们再度来到空旷的平地。这里没有洞穴没有蚂蝗,蚂蝗看来也逃到与我们相反的方向去了。我总算脱离了险象环生的地带。纵令在这里溺水而死,也比掉进蚂蝗洞里丧命要好得多。
我几乎下意识地伸出手,想把贴在脖子上的蚂蝗扯掉。女郎一把抓住我的手制止。
“别管那个,先上塔,免得淹死。”说着,抓着我的手腕急步前行。”五六条蚂蝗死不了人,再说强拉硬扯会把皮肤也扯掉的。不晓得?”
“不晓得。”我说。我就像航标灯底下的沉砣一样又暗又笨。
走了二三十步,女郎把我拉住,用手里的大号电筒照出耸立在我们眼前的巨大的“塔”。“塔”呈光秃秃的圆筒形,笔直朝头顶黑暗伸去,恰好一座灯塔,从基座往上渐次变细。我不知道实际上有多高。因为它过于庞大,无法用电筒上下照遍而把握其整个构造,况且我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女郎只往塔身刷地一晃,随即不声不响地跑到跟前,沿着塔侧阶梯向上爬去。我当然也赶忙尾随而上。
从稍远的地方用不很亮的光束照着看去,这“塔”很像一座人们花费漫长岁月和叹为观止的技巧构筑成的精致而宏伟的纪念碑。然而近前用手一摸,原来不过是凹凸不平形状怪异的巨石,是自然侵蚀作用的偶然产物。
夜鬼们在这巨石周身凿出的螺丝山状的螺旋阶梯。作为阶梯未免过于粗糙马虎,不整齐不规则,宽窄勉强能放下一只脚,且不时缺少一阶。缺的部分可以借助附近凸起的石棱放脚。但由于我们不得不用双手抓住石块来支撑身体以防止跌落,因此没有亦法用电筒光一一确认下一个石阶,抬起的脚有好几次悬在半空,险些跌落。在黑暗中洞察一切的夜鬼倒也罢了,对我们则是伤透脑筋的不便之物。两人紧贴石壁,活像蜥蜴一步一挪,不敢有半点疏忽。
登至36级——我已染上了数阶梯的毛病——脚下黑暗中响声骤起,仿佛有人将一枚巨大的烤牛肉狠狠摔在平壁一般,声音扁乎而似带潮气,井且蕴含着不由分说的强烈意志。随后便是一瞬间的沉默,如同正欲下落的鼓棰突然止住而有意留下的一拍间歇。这是分外令人厌恶的静寂的间歇。我双手死死抓住石棱,紧贴石壁,等待意外的发生。
随即发生的是地地道道的水声,是水从我们穿过的无数洞穴中一齐喷出的声音。水量非比寻常。我想起上小学时从新闻记录片中看到的水库开闸庆典的场面。一个知事模样头戴安全帽的人一按电钮,闸门打开,粗大的水柱伴随着水烟和轰隆声鼓涌而出,直冲霄汉。那还是电影院上映新闻片和动画片时代的事。我一边看纪实镜头,一边想象假如自己由于某种缘故而置身于如此翻江倒海般的水库下面该落得何种下场,幼小的心灵于是不寒而栗。但在其后四分之一世纪里,实际上自己从来也未设想过万一身陷此境的情景。小孩子总是习惯性地以为有一种神圣的力量最终将自己从世间可能发生的几乎所有种类的灾难中解救出来。至少我在儿童时代是如此。
“水到底要上到什么程度呢?”我问上面距我两三步远的女郎。
“相当程度。”她简短地回答,“如果你想活命,只能再往上一点。水总不至于上到顶端。我知道的只这么多。”
“到顶还有多少阶?”
“相当不少。”她答道。答得巧妙,可以诉诸想像力。
我们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沿着螺旋“塔”攀登。据水声判断,两人身体紧贴着的这个“塔”大概矗立于空旷平地的正中央,周围则是黑压压的蚂蝗洞穴。果真如此,我们便是在这恰好建在无数巨型喷水孔中间的装饰性立柱上一步步爬向顶端。若女郎说得不错,那么这广场般空荡荡的空间势必水积如沼,惟有这“塔”作为孤岛在水中露出上半端或顶端。
女郎身上斜挎的电筒在她腰间不规则地摇摆着,光束在黑暗中画出零乱的圆形。我则以这光亮为目标攀援不止。途中已数不清爬了多少阶,不过也就在150至200阶之间。最初猛然撞击脚下石壁而厉声呼啸着从空中摔下的水流,不久转而发出落入水潭般的声响,继之变咕嘟咕嘟沉闷的声音,似被封上了盖子。水位稳步上升。看不见脚下,不晓得水面到达的位置。但我觉得即使冷冰冰的水马上冲刷脚腕也不足为奇。
所有一切都像是心情不快时做的一场噩梦,有什么朝我追来,而双腿却不能驱动自如,追击者迅速逼近身后,伸出滑溜溜的手要抓住我的脚腕,纵使作为梦也是令人绝望的梦,而若是活生生的现实,自然更为严重。我不再理会什么阶梯,只管双手紧抓石棱,将身体悬空向上提去。
蓦然心生一计:如果等水涨上来借水势游上顶端如何?这样既不费力,又无跌落之虞。
如此在脑袋里估算半天,作为一条独创之计,似乎并无不好。
但告知女郎时,她当即断言行不通。
“水面下水流很强,又卷着漩涡,一旦被卷进去还哪里谈得上什么游泳,浮都浮不起来。就算碰巧浮上来,如此黑漆漆的,哪里也游不到。”
总之一句话,再怎么着急也只能这么一步步爬。水声犹如一点点减速的马达,音阶一刻低于一刻,最后变成粗重的呻吟。水位则不停顿地持续上升。我想,要是有真正的光就好了。哪怕再微弱也好。只要有真正的光,爬这等石壁根本不在话下,也可确认水到了什么地方。总之可以免受不知脚腕何时被抓这场噩梦的可怕折磨。我对黑暗这东西算是深恶痛绝。追得我透不过气的并非水,而是横亘在水面与我脚腕之间的黑暗。是黑暗把凉沁沁不知底细的恐怖灌入我的体内。
新闻纪录片仍在我脑海里转换。银幕上那巨大的拱形水库朝我眼下这研钵状的石底永远排水不止。摄影机以各种角度执著地捕捉这幅光景。镜头或从上方或从正面或从侧面如整个舔遍似的对准奔腾飞溅的水流。水流映在水泥坝壁上的影子清晰可见。水影浑如水本身那样在扁平的白色混凝土上飞舞弄影。凝视之间,水影居然成了我自己的身影。是我的身影在鼓出的水库坝壁上跳跃不已。我坐在电影院椅子上,目不转睛地观看自己的身影。是我自己身影这点当即看出来了,但作为电影院的一名观众,我不知应相应采取怎样的行动。我还是个9岁或10岁的少年。也许我应该跑上银幕把影子收回,或者冲进放映室将胶片一把夺走。至于这样做是否得当,我则无从判断。这么着,我只好一动不动地继续观看自身的影子。
身影永无休止地在我眼前眺跃,浑如扑朔迷离的地气中不规则地袅袅摇曳的远景。影子看上去不能开口讲话,也不能用手势表达什么。然而他确实想向我倾诉。影子完全知道我坐在这里注视他的形象。可惜他同我一样软弱无力,毕竟只是影子而已。
除我以外,任何观众似乎未觉察到水库坝壁上的水流之影实际上是我的身影。哥哥就坐在我旁边,他也无动于衷。否则绝对向我耳语告之。因为哥哥看电影时总是不厌其烦地耳语不止。
我也丝毫无意把那便是自己身影一事告诉别人。估计他们不会信以为真。看情景影子只想对我一个人传达某种信息。他是在不合适的场所不合适的时间借助电影银幕这个媒体对我诉说什么。
在那鼓出的混凝土坝壁上,我的影子孤苦伶仃,谁都不予理睬。我不知道他如何来到坝壁,也不知其此后的打算。想必不久他将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消失不见。他很可能被汹涌的水流冲入大海,在那里继续履行作为我身影的职责。想到这里,不由黯然神伤。
很快,水库新闻放完,画面换戒某国国王加冕大典的光景:好几匹头顶饰物的马拉着美轮美奂的马车穿过石板广场。我在地面上寻觅自己的身影,却只有马、马车和建筑物的影子。
我的回忆至此为止。但我无法判断这是否真的曾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刚才在这里蓦然想起之前,我从来未曾把这一事实作为往日的记忆在脑海中推出。也可能是我在这异乎寻常的黑暗中耳听水声之间心血来潮地描绘出的意念性图像。以前我在一本心理学书中看过有关此类心理作用的叙述。那位心理学家认为:当人陷入无以复加的困难境地时,往往在脑海中描绘出白日梦场面以保护自己免受严酷现实的摧残。但若称之为心血来潮式的意念性图像,那浮现于眼前的场景未免过于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对我的存在本身未免过于息息相关。我可以清清楚楚地记起当时环绕我的气息和声响,可以切身感受到9或10岁的我所感觉的困惑、慌乱和无可名状的恐怖。无论谁怎么说,那确实发生在自己身上。尽管它已被某种力封闭在意识深处,但其封条已由于我身陷绝境而脱落,从而使其浮上表面。某种力?
肯定起因于为掌握模糊能力而施行的脑手术。是他们把我的记忆推上意识之壁,长期以来是他们从我身上夺走了我的记忆。
如此想来,我渐渐气愤起来。任何人都不具有剥夺我记忆的权利。那是我自身的记忆!
剥夺他人的记忆无异于劫掠他人的岁月。随着怒气的上升,我觉得什么恐怖云云何足挂齿。
不管怎样,反正我要活下去,决心活下去。我一定要活着走出这个令人神经错乱的黑暗世界,要使被剥夺的记忆重归己有。世界完蛋也罢完好也罢,关我何事!我必须作为完全的自我获得再生!
“绳子!”女郎突然叫道。
“绳子?”
“喂快来,有绳子垂下。”
我急步跨上三四阶,到她身旁用手心摸石壁,果然有条绳子,绳子是登山用的,不太粗,但很结实。绳头已垂到我胸部。我抓在手里,小心地稍微用力拉了拉。根据手感,应该牢牢实实地拴在什么上面。
“肯定是祖父,”女郎说道,“是祖父为我们垂下绳子。”
“为慎重起见,还是再爬一圈吧。”我说。
我们急不可耐地物色下脚处,绕这螺旋“塔”爬了一周。绳子仍垂在同一位置。绳子每隔30厘米打一个结,以便于我们搭脚。如果绳子果真直通往“塔”顶,我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是祖父,毫无疑问。他那人心细得很。”
“果然。”我说,“能爬绳子?”
“当然,”女郎道,“爬绳子从小就很拿手。没爬过?”
“那么你先爬。”我说,“爬到顶朝下晃晃电筒,我再开始爬。”
“那样水可就淹上来了,还是一起爬好,不好么?”
“爬山时原则上一条绳子一个人。因为绳子强度有问题,再说两人一起爬不容易,时间也花得多。况且就算淹上来,只要抓住绳子也总可以爬上去。”
“真看不出你这人倒挺勇敢的。”女郎说。
我猜想她可能再吻我一下,在黑暗中静静等着。不料她没有理睬,已开始迅速上爬。我双手抓住岩角,仰望她随着胡乱摇晃的电简光束往上爬去。那光景恰似酩酊大醉的魂灵踉踉跄跄地返回天空。凝望之间,我很想喝一口威士忌。但威士忌装在背部的背包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如此摇摇欲坠的状态下扭过身体卸下背包从中取出威士忌瓶子。于是打消这个念头,而代之以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喝威士忌的情景。整洁幽静的酒吧,装着核桃的大碗,低声流出的jq的《旺多姆》旋律,60l大杯冰镇威士忌。我把酒杯置于台面,袖手注视良久。威士忌这东西一开始是要静静观赏的,观赏够了才喝,同对待漂亮女孩一样。想到这里,我发觉自己没有西服和轻便风衣。我所拥有的像样西服全被那两个神经病用刀子割得体无完肤。糟糕!该穿什么衣服去呢?去酒吧之前需要先解决西服。我打定主意:做一套藏青色苏格兰呢料西装好了。青色要格调高雅,纽扣三个,肩部要浑然天成,腋下要不收紧的传统样式,就是60年代初乔治·佩帕德穿的那种货色。衬衫要蓝色的,蓝得沉稳而略带漂白之感。质地为厚实的牛津布,领口色调则尽可能普通正规。领带双色条纹即可。红与绿。红为锗红,绿则如怒涛翻腾的大海,或者蓝也未尝不可。我要去一家时髦的男士用品店购置齐全,穿戴好再走进一间酒吧,要一大杯苏格兰冰镇威士忌。蚂蝗也好夜鬼也好带爪鱼也好,任凭它们在地下世界横行霸道。我可要在地上世界身穿藏青色苏格兰呢料西装,品味苏格兰进口的威士忌。
蓦地注意到时,水声已经停了。大概洞穴已不再喷水。或许水位过高而听不到水声。但对于我,似乎怎么都无所谓。我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要活下去,并使记忆失而复得。任何人都再也别想随心所欲地操纵我。我恨不得对全世界高喊,任何人都再也别想随心所欲地操纵我!
可是,在这黑洞洞的地底下体附岩石之时,随即高喊也全无效用。于是我并不喊,而歪头向上打量。女郎爬得比我想的高得多,不知已拉开几米距离,若以商店楼层计算,怕有三四层了——已到女服柜台或和服专场。我无可奈何地想,这石山究竟有多高呢?我和她已经爬过的那部分都已有相当的高度,而若继续扶摇直上,其整个高度必然十分了得。我曾一度兴之所至地步行上过26层高楼,但这次登攀似乎还不止那个高度。
不管怎样,黑漆漆望不见下面反倒不失为好事。虽说我是登山老手,但若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只穿普通网球鞋危危乎爬到如此高处,也必定吓得不敢俯视。这无异于在摩天楼正中不借助安全绳和吊车来擦拭玻璃。什么也不思不想地一个劲向上攀登当中倒还算好,而一旦停住脚步,不容我不为这高度而渐感心神不安。
我再次歪头仰望。看样子她还在奋力攀援,电筒光同样摇来晃去。较之刚才,位置已高出许多。她的确善于爬绳,如她本人所说,但也实在高得可观,高得近乎荒谬。归根结蒂,那老头儿何苦逃窜到这等神乎其神的场所。如能挑一个简便易行的地方静等我们到来,我们也大可不必遭此劫难。
如此呆呆思考之间,头上好像传来人的语声。抬头一看,但见小小的黄色光点如飞机尾灯缓缓闪烁。估计她总算到顶。我一只手抓绳,一只手拉过电筒,朝上边送出同样的信号。
又顺便往下照了照,想看看水面升到多高。但电筒光很弱,几乎什么也看不清。黑暗过于浓重,除非相当靠近,否则根本看不出究竟。手表指在凌晨4时12分。天还未亮,晨报尚未派发,电车尚未启动。地上的人们应当还在酣然大睡。
我双手攥紧绳索,深深吸了口气,慢慢向上攀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