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六 病树前头万木春(二)(1/2)
“殿下,吴三桂军中颇有动荡。”武长春站在朱慈烺书案前,目光平视远方,不敢与皇太子对视。
朱慈烺手边放着厚厚一叠十人团的报告,其中十之都是吴三桂部将的犯忌言论,剩下的却是闯营之中一些表示不安声音。朱慈烺大致翻了翻,道:“显然是吴军将帅对训导官有了猜忌之心。”
武长春没有接话。评论训导官做得对错与否不是他的职责,只有训导官在传播不良思潮的时候,他才能够站出来说话。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谁都想做出一番成绩来。”朱慈烺对武长春是十分信任,说话也就有些不顾忌了。他又道:“吴军和闯营都是新降之兵,有些怪话是很正常的。在军法的执行上,可以由松到紧,在崇祯十九年之前都以教育惩戒为主,等翻过年去,入罪定罚与其他老营伍一视同仁。”
“卑职明白。”武长春应道。
朱慈烺端起内监特别为自己烧制的瓷缸,喝了一口茶,又道:“当初改制大都督府,我没将军法部归进去,你可知道其中缘由”
“卑职不会揣摩,只以为若是多个上官,便多了情弊滋生的可能。”武长春应道。
朱慈烺一笑。
以武长春的能力一直在兵马司不能出头,的确是因为不知揣摩上意。
“你应当知道,之前有卫所治军民诉讼等事,尽裁决于都司,而地方守牧之官不能过问。”朱慈烺见武长春点头,继续说道:“如今我在山东、河南等地改卫所入州县,各省不设都指挥使司,大都督府也没有司法之权,这里头就出现了一个空缺。”
武长春仍旧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兵士有过,从侦知到惩处,皆由军法官裁定。军法官的工作岂非太重了”朱慈烺笑道。
“也容易滋生情弊。”武长春丝毫没有为自己解脱嫌疑。直截了当说出了朱慈烺的心声。
“所以我想将军法部一分四。”朱慈烺道:“十人团仍旧是其中暗棋,不要让人知道。明面上的军法监督,兵士违法乱纪侦缉之事,归责于五军督查司,隶属总参谋部之下,你为司长。”
“是!”
“对违纪违法提起控诉之事,设立五军都察院,自成一体。至于裁定判决之事,设立五军大理寺,也是自成一家。这两个衙门里。从掌事主官到骨干人选。皆由你来荐员。定要诚实稳重者方能胜任。”朱慈烺道。
“卑职明白!”武长春挺身应道。心中颇有些激荡。
“没事的话就可以告退了。”朱慈烺笑道:“武都督。”
武长春心头一热,当即重重行了军礼,踏步而出,差点被门槛绊倒。他本以为自己事权分散。只能作为一个小司长。谁知道这个司长还有顶着“都督”的帽子!现在四总部的左都督都是实际上的一把手,所以自己很可能是个“右都督”。
既然是右都督,那么军衔肯定也要提一级。
想到自己终于如愿以偿扛上金徽,武长春终于长舒一口气,庆幸起当日果决,没有做出错误的选择。
军法系统的改建对军中影响最小,原先的军法官只不过换上了五军督查司的牌子。普通士兵对于这种变化并不敏感,充其量只是觉得军法官从天王老子变成了个打小报告的灶王爷。至于新成立的五军都察院和五军大理寺,还没有机会彰显存在感。并不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对此分外敏感的人倒也有。
那就是左光先、牛成虎等原来的大明总兵们。
在他们从军的时候,文官的威势已经十分强大了。传说李如松当年敢蔑视监军的文官,无视如侍婢,在左光先、牛成虎看来却只能是“传说”。
因为现实是,袁崇焕随随便便就斩杀了一镇主帅毛文龙——毛文龙非但是挂印的实权将军。更有尚方宝剑在手,结果说斩就斩了。至于孙传庭斩贺人龙,洪承畴斩祖宽,那都属于合法行为。由此可见武将地位之低。
现在皇太子独立了五军都察院和五军大理寺,看上去是两个文官衙门冠了“五军”两字,而实际上却是从军法官中派员,这无疑是说:日后军中事自有军将管,不再让文官插手。
虽然东宫还不曾派出过文官督师,但有了这重保证,仍旧让这些经历过“文官视武臣如奴婢”的总兵们心安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