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金鳞开 > 四七四 人说太子铁骑来(三)

四七四 人说太子铁骑来(三)(2/2)

目录

朱慈烺没想到张岱竟然是自己政策的拥护者,当下也不知真假。不过以张岱那种离经叛道的思想而言,也未必不可能。

“殿下,只是女丁科门槛过低,日后怕有冗员冗官之虑。”

“这事不用操心。”朱慈烺笑道:“拿了文凭只是敲门砖,要想为官还是得优中选优。日后拿了文凭者越多,可供选材的人自然也就更多。”

张岱颇有些失望:“那岂非又回到了科举选官的旧路”

朱慈烺微微摇头,国家抡才大典不是说废就能废的。清末以为兴新学,废科举是一种进步,但实际上民国时代的官员要么是清朝遗老,要么是起点较高,很轻易地进入国内外的大学深造。最后选出来的人,说好听些是学贯中西,说白了其实还是传统教育出来的一类。

到了红朝变法之后,公务员考试逐年升温,千中取一遂成常态,这不是科举的借尸还魂么

目前朱慈烺能做的只能是微调。科举仍旧要办,只是选出的进士不能直接任官,必须进行政学院学习,名为“习政”。然后分派六部,按照传统“观政”制度进行实习,最后考评优秀者才能得官。而之前行政学院肄业就能分派各县为官为吏的情况,也会因为人数增加,实缺减少而有所改变。

“选官之事可以慢议。先生若思有所得,大可写成文章,投稿于《皇明通报》。”朱慈烺笑道,再次将话题拉回自己的轨道:“找先生的缘故,是想请先生主持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

“汇集天下之书,供天下百姓借阅。”

张岱吸了口气,浑身寒毛炸了开来,只觉得眼前这年不及弱冠的皇太子,登时渊渟岳峙,令人仰止。

古来修书的帝王、太子不少。古有昭明太子的《文选》,国朝有成祖皇帝的《永乐大典》。然而立志兴办一处巨大的图书馆舍,供天下人汇聚其中,各取借阅,这是何等高洁的志向,又是何等庞大的胸襟!

“江南有好藏书之家,多自建书楼,便是亲朋欲往一观,也颇多诘难。殿下若是真能成就此文教盛事,岱愿以余生,尽付其间!”张岱敛容拜道。

朱慈烺道:“我先说说这图书馆规制吧。”

在明代是无法套用后世的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故而这也让朱慈烺着实花了些心思。首先是押金不能尽收,很多人不能进学是因为穷困,若是这上面再收押金,难免成了一道门槛。所以要杜绝借书不还,则只有另开宣泄口。

“由公家提供纸笔,许其抄书。凡抄两份者,可留存一份,另一份归于抄书人。”朱慈烺道:“抄书馆另设食堂,可供应抄书者简单饭食。”

张岱连连点头,这显然是为寒家士子提供的福利。而且等于请了免费的抄书工,图书馆可以省下抄录、刻板的费用,也能保证库存的增加。

其次是图书馆的消防安全。在这个全靠明火照明的时代,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私家藏书楼都毁于火灾,让人扼腕。即便是后世有着各种防火材料的图书馆,也要极其注意消防,何况现在基本采用木质家具,一旦着火,数代心血毁于一旦。

对于这点,张岱倒是颇有心得。张氏三代藏书,积累下来有十万余卷。如果没有良好的防火习惯,早就化作灰烬了。

“不过图书馆收书,以今时书为主。本身不存古籍善本。”朱慈烺道:“日后收来的古籍善本,与皇室大内的善本书一道藏于皇家图书馆。”朱慈烺望向鲁王:“贵藩藏书之巨,为宗室之首,为我掌理皇家图书馆如何”

这也正是朱慈烺赦免鲁王的原因。虽然可以直接将鲁藩的藏书夺过来,但这样做难免太过难看。若是让朱以海出任皇家图书馆馆长,一方面能利用他爱书的热情,一方面也不怕他不将自己的藏书充实进来。

若是只守着个空空如也的空房子,那多尴尬

若是以皇家之贵,书库中竟然没有几本镇馆之宝,还不如富户家里的私藏,那简直连颜面都丢尽了!

ps:

求推荐票!求月票!.最后两天了,千万不能被摔下去啊!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