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金鳞开 > 五四零 头发不梳一月忙(6)

五四零 头发不梳一月忙(6)(1/2)

目录

崇祯二十年四月,整整一个月的春蚕战役落下帷幕,各家都开始清点所得。让人觉得愉快的是,除了蚕庄附近的蚕农没能买到足够的桑叶,收入受损,其他各地的蚕农都有不同程度的丰收。

这些受到影响的蚕农并不多,损失也不大,因为皇太子包桑园买梢叶的事在养蚕之前就已经公布了,各家都有意识地少养了几张布。即便如此,皇太子也给这些农家一个机会,让女人们进入新开的缫丝厂帮工,包吃住不说,月钱也给到了一两银子。如果愿意领取纸币,还可以用这一两银子的纸币在厂内买到价值更多的日常用品。

每个主妇都是天生的精算师,她们很快就厘清了纸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更乐意用纸币买厂内供给的白面糕点,转手就能多赚一倍的利润。

朱慈烺在临走之前参观了刚刚建成第一期工程的缫丝厂,共有一百三十个工作台。缫丝手法和程序,与农妇们在家缫丝的土法并无不同。

只是两个关节被宋应星改了。

其一是改手摇为脚踏,解放农妇的双手,同时也让动力更加均匀,体能分配更合理。这本是唐宋之交时就有的,只是因为体积大,丝口多,小户人家茧少用不上还占地方,此时放在厂里却是最好不过。

其二便是一改火炉煮茧,而用锅炉烧出的循环热水烫茧。

茧本身是由丝胶将丝粘在一起形成的,就如同邮票贴在信封上一样。

缫丝首先就要把胶溶解,就好比揭邮票一样。

农家土法是用炭火煮茧,温度不能恒定,影响出丝量和质地。又因为水不能常换,还会污染丝色。新被命名为“杭州缫丝一厂”采用了统一循环供水,尽量控制缫丝用水温度稳定,水质洁净新鲜,因此丝粗细均匀。丝色洁净有光泽,缫出来的丝都是品质上佳的优等丝。

虽然郑芝龙连发黄的陈年丝都能卖到日本去,但谁都知道丝质越好,价格越贵。

这座名为缫丝一厂的“工厂”仍旧是采用了“你提工序。我来改进”的思路,走的是集中、精控的路线。对于生产力提升显著,但要说进入了蒸汽时代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所有动力仍旧是人力为主,锅炉的作用只是烧水,蒸汽机也不过就是提水,供水而已。

即便如此,许多大户仍旧将目光投到了蚕庄和缫丝厂上。如果不是因为皇家产业,恐怕早就不顾矜持地一拥而上了。

诚如皇家的一贯做法,朱慈烺留下了田存善担任蚕庄和缫丝厂的总管太监,非但要抓紧时间养夏蚕。同时还要扩大缫丝厂的规模,尽量多收蚕茧。如此才能打击农家作坊式生产,让更多的农民寻找新的增收之路——比如招工。

田存善是朱慈烺用心“驯养”出来的,十分可靠。他接手这个工厂和养殖基地之后,除了要保产量。还要树立起“公开公正”的形象。将厂子里的一应收入、支出发在《缫丝厂通报》上,细致到了每个女工喝的盐糖水份额。

这样的做法不光稳定了工厂的人心,让工人在重体力和糟糕工作环境下能够努力工作,同时也杜绝了中间管理层徇私舞弊,保证厂子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工厂和蚕庄发出这样的通报之后,让杭州的大户们也看在眼里。纷纷请田存善出去应酬,希望能够将钱存在柜上。

谁都知道,如果能养第二季蚕出来,成本更低,收益却是更大。

“我劝你们也别着急存钱。”田存善道:“不如先看一年,看看咱的夏蚕、秋蚕养得起来不。若是真能养起来。也不用提存钱的事,少不得还能卖些股份给你们。”

众大户来存钱非但是为了获得利息,也有想攀高枝的意思。能否获利姑且不说,光是缫丝厂自带的“部照”就值一大笔银子。

这还要说明大明的商业体系。

为了方便收商税,商品贩卖要经过牙行。或是专门的产品行会。比如蚕农是不能自己直接兜售生丝给机房的,只能卖给丝行,然后由丝行转卖。丝行由此获得了巨额利润和定价权,当然也会引起别家觊觎。

那些有背景的势家,会自己取一张“部照”,由此参与到生丝贸易之中。

对于只有钱而没有背景的人家而言,要想拿到部照就不容易了,只能入股。这有些类似后世的挂靠,打着有部照人家的旗号下乡收丝,虽然要上缴一定的规费,但这个行业本来就是暴利,些许小钱也就无所谓了。

照道理说,无论是拿部照或是牙行,都该缴纳商税。事实上纳税这一环节却被人为忽略了,所以浙江是丝茶大省,也是走私大省,因为大家都觉得纳税没有任何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