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917章 夜访伦敦塔

第917章 夜访伦敦塔(1/2)

目录

建文三年八月,金秋。

第一批郁金香已经成功出花,整个欧西北陷入狂欢的海洋。

仅仅从郁金香种下到出花的这三个多月,昆仑神花的大名已经传遍整个欧洲。

就连英国王室都表示出对神花的极大兴趣,并且在收割之前,就下重金预定了一批。

交花的那一天,整个伦敦都陷入了郁金香的海洋,无数百姓纷纷走上街头,参与这一浩大的仪式。

收获第一笔重金的贵族,对郁金香的信心也变得更加足了。

捎带脚的,大明神书《道德经》也被传播的广为人知,无数去东亚的舰队都被赋予了新的任务——

想尽一切办法,贿赂也好、抢夺也罢,也一定要带一本大明的《道德经》回来。

大明本地那些商人、官员听到洋毛子不爱红装爱武装,啊呸!

不爱丝绸爱道经的时候,一个个都十分懵逼。

咋?难不成洋毛子还要来咱这参加科举不成?可也没这个先例啊!

但发现了商机的他们,《道德经》的价格瞬间上涨,最良心的也直接翻了十几倍。

听闻洋毛子腾出数十艘海船,专门用来装《道德经》的箱子,还有那些被他们雇去翻译、诵读的书生,苏谨都有点懵逼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华夏最早的文化输出?

当然这都是后话。

第一批郁金香种植的大获成功,无论是新旧贵族还是那些农场主,都激发了更大的信心。

他们一个个再次出现在和兰,在老罗本的庄园,排着队去找‘亲爱的蒲’商量,能不能再给一批花茎?

朱高燧是个痛快人。

在收下无数金银、佛像、珍珠玛瑙和美女歌姬之后,大手一挥————拿去拿去别客气!

伴着这些贵族和农场主的无限赞美声,第二批郁金香的花茎,再次被种下培育。

朱高燧还很‘好心’的教给他们,如何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用大棚来培育花朵...

建文三年十一月中,阴冷的寒风侵袭着欧洲北部。

朱高燧拒绝了邀请,没有选择去气候宜人的佛郎机或者意大里亚度假,而是悄悄来到英国本岛。

伦敦的天上飘着淡淡的雾霾,街面上到处是醉酒的流浪汉,在昏黄的油灯下肆意摇摆。

蒲公子最忠心的仆人,最友好的伙伴,最虔诚的信徒帕特里克,小心的护卫在他身边。

“蒲,你要小心那些醉汉。”

亲卫无语的看着他,心说你都把我的活干了,还把我的台词说了,那我走?

朱高燧的注意力显然不在这里:“王室的王宫在哪个位置?”

虽然来之前苏谨对他就欧洲历史,进行了简单的培训。

但苏谨对这边也不是十分了解。

比如他只知道约翰篡位之前,按照历史的走向,这里好像是被一个叫做‘金雀花’的王朝统治着。

至于王宫在哪,长啥样,完全没有概念。

帕特里克知道蒲问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现在的王宫位置,虔诚的答道:

“乔弗里王被约翰王击败后,就被圈禁在原本的王宫温莎城堡。”

“温莎城堡就在伦敦西面三十多公里的伯克郡。”

朱高燧点点头:“那现在的王室又在哪里?”

“一个是正在营建的白金汉宫,不过因为没有完全竣工,所以大部分活动时间,还是在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宫。”

听到这些弯弯绕的名字,饶是朱高燧习惯了老外的起名习惯,还是觉得头痛。

“那个小约翰,就住在那里吗?”

“不”,帕特里克摇摇头:“约翰王子致力于科学,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伦敦塔,或者郊外的行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