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偏见的理论(2/2)
一位教育调研者在英国的非洲殖民地调查为何当地学校的英语教学收效甚微。在参观课堂时,他要求老师向他示范英语教学的方法。老师照做了,但是却以当地方言开始了教学。这位调研者并不懂当地的方言。老师说的是:“孩子们,放下手中的东西,现在让我们花一小时来解决这门敌人的语言。”
其他的情境理论可能会强调目前的就业形势,并从中发现当前经济竞争造成的敌意。或者将偏见视为阶层流动所造成的现象。情境理论也可能会强调群体之间的接触类型或群体的相对密度的重要性。这些情境理论都很重要,我们将在此后的章节中分别进行论述。
聚焦精神动力学
如果人类生来就好争论,或者对一切充满敌意,那冲突必然会此起彼伏。强调人类本质中的因果关联这一因素的理论,不可避免地会与上文所述的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或社会文化的视角相悖。我们可以援引哲学家霍布斯(hobbes)的思想作为例子,霍布斯在人类的悲观本能中寻求偏见的根源:
所以在人类的本质中,我们可以发现争论发生的三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竞争;其次,是冷漠;最后,是荣耀。
竞争是人类为了掠夺而入侵;冷漠是为了自身安全;荣耀是为了名誉。竞争会涉及暴力,使自己成为其他男人以及男人的妻子、孩子和奴隶的主人;冷漠能够保护自身的利益;在细枝末节中的荣耀,如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不同的意见,以及显示出轻视他人的标志——无论是针对自己,还是亲属、朋友、国家、职业、姓名。8
霍布斯认为,冲突的根源在于:(1)经济利益,(2)恐惧和防御,(3)对地位的渴求(骄傲)。对霍布斯来说,这三种愿望只是人类基本的驱动力。他从这三个方面寻找依据。同样地,普通路人也会耸耸肩,以这种本能学说解释自己的偏见:“偏见是自然存在的,我们无法改变。”
如今的心理学家会指出这个论点所存在的问题。人们在最初是如何建立这种对荣耀的渴求的?“至死追求权力”的根源是什么?霍布斯只指出了冲突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广泛存在的冲突本身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受本能所驱使的。
从广泛存在的冲突出发,可能会有人(言之凿凿地)提出:为什么新生儿在生命伊始并不追求权力,而是追寻与周围环境、周遭所有人的亲密相连。合作与爱的关系总是先于仇恨(第3章)。事实上,仇恨只会在长期的沮丧和失望后滋生。任何观察过儿童的人都知道,在儿童年幼时,我们很难教会他们相互竞争;教会他们形成偏见就更为困难了,正如我们将在第17章至第20章中看到的那样。所以说,认为对他人的负面态度比亲密态度更为“基本”的想法是错误的,看起来存在于人类本性中的特质实际上是不符合人类发展时序、与人类基本需求相对立的。9
偏见的挫折 (frtration)理论更为完善。它也是一种植根于“人类本质”的心理学理论,但是对人类本性缺乏危险的假设。这一理论轻易地认可了亲密需求似乎比抗议和仇恨要基本得多。同时也认为,当塑造积极友好环境的过程受到阻挠时,会产生丑恶的后果。
我们可以通过引用二战退伍军人所持有的强烈偏见来阐释这个理论。当被问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失业和经济萧条时,他回答说:
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发生在我们身上。不然芝加哥就要原地爆炸了。南部公园区的黑人过于聪明了。我们这儿发生的种族暴动,会让底特律的显得像周末的学校野餐一样。那么多人都对黑人在战争中所做出的贡献有着质疑。他们得到了所有简单和没有危险的工作——舵手、工程师。他们在其他方面毫无用处。而白人却被欺负,过得艰苦。如果白人和黑鬼都失业,那也不是什么好结果。我会是胜利的那方。我知道如何使用我的枪。10
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了经济萧条在造成或加剧偏见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剥夺和挫折所导致的敌对冲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少数群体产生冲击。托尔曼(tolan)指出,“过于强烈的动机,或过于强烈的挫折会让我们的认知图景变得狭窄”。11 一旦情绪上受到挑衅,一个人对社会的看法会变得狭隘和扭曲。这将启动他个人视角中的恶(少数民族),因为他正常的直接思维被强烈的感情所蒙蔽。他无法分析恶,他只能具化它。
挫折理论有时也被称为替罪羊理论(第15章、第21章、第22章)。这种理论的构成假定,愤怒可能会被迁移到一名(逻辑上不相关的)受害者身上。
有人指出,这个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无法解释哪些人会成为迁怒的对象。它也无法指明为什么无论存在多严重的挫折,有些性格特质的人都不会采取迁怒的方式。我们将在之后对这些情况进行讨论。
第三类“人性”理论强调个人的性格结构 (character structure)。只有特定类型的人才会发展出日常的偏见。这些类型的人群似乎总是缺乏安全感并感觉焦虑,他们采取专制的、排他性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轻松的、彼此信任的民主方式。这一理论强调早期训练的重要性,大多数持有高度偏见的人与自己的父母缺乏安全亲密的关系。由于这个或是其他的原因,他们在成年后的所有人际关系中都渴求确定性、不可改变性、权威性,而这种模式使他们排斥并恐惧那些自己并不熟悉,或让他们缺少安全感的群体。
同挫折理论一样,性格结构理论能够得到很多证据的支持(参见第25章至第27章)。但是这两个理论并不全然充足,我们仍然需要其他理论来对其补充。
强调现象学
人是针对他面前的状况直接做出反应的。他对世界的回应方式遵循着他对世界的看法。当他感到某一群体惹人烦恼、令人厌恶并具有威胁性时,他就会对该群体的成员发起攻击。当他认为另一群体是粗鲁的、肮脏的、愚蠢的时候,他就会嘲笑该群体的成员。正如我们所见,可识别性和语言标签有助于我们定义感知到的对象,以易于识别。历史和文化的力量以及个人整体的性格结构可能会滞后于他的假设和看法。从现象学角度来研究偏见的理论家们认为,现象学的观点将所有的因素融合为一个终极的、普遍的焦点。人们最终的信仰和感知才是最重要的。显然,刻板印象在塑造先于行动的感知中起着显著的作用。
偏见的某些研究仅使用现象学方法。卡茨-布莱利和吉尔伯特对种族刻板印象的研究(第12章)就是如此,拉兹兰(razaan)也对民族特有名称对面孔照片评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第11章)。其他研究将现象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例如,第10章我们报告说,当我们比较两种性格结构的人群时,发现两者认知过程的死板程度有所不同。另一组频繁结合的方法是情境分析与现象学。在第16章中,我们将看到,与黑人密切接触的人与那些生活在隔离情境中的人,二者的感知是不同的。
正如我们所说,现象学层面揭示的是即时的因果关系,我们应该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若非如此,我们可能会忽视同样重要的,位于人格背后的动力,以及生活情境、文化和历史背景中的决定因素。
强调应有的名声
最后,我们回到刺激对象本身这个问题。正如第6章和第9章所示,刺激对象也许是群体之间存在的真正差异,也是引起不满和敌意的诱因。然而,我们的证据足以表明这些差异远远小于我们所假设的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名声并不是靠赚取得来的,而是几乎毫无理由地被强行安在一个群体上的。
如今,没有一位社会科学家会完全赞同应有的名声 (earned reputation)理论。同时,也有学者警告说,并非所有少数群体都无可指摘。可能有些民族或国家的确具有威胁性,因此招致了现实中的敌意。或者,更有可能的是,敌意部分源于对刺激的实际估计(群体真实的本质),而另一部分则来自许多不切实际的因素。因此,一些理论的提出者主张互动理论 (teraction theory)。12 敌对态度部分取决于刺激的性质(既定的名声),部分由与刺激相关的因素所决定(例如,替罪羊,符合传统,刻板印象,内疚的投射等)。
只要为两组因素赋予适当的权重,我们就无法对这样的交互理论提出异议。这一理论只是为了说明,“在科学寻求敌对态度的原因时我们不应忘记还要将刺激对象自身的所有相关特质都纳入考量”。在这个广泛的意义上,不可能产生驳斥交互理论的理由。
结 论
总的来说,最好的方法是接纳每一种方法论。因为每一种方法论都有其独到之处。它们无一是排他的,也无法单独成为偏见研究的指导方针。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对于所有的社会现象,尤其是对“偏见”而言,多重因果关系总是普遍的规律。
参考文献
1 作者在以下文章中对这种研究取向做了更详尽的阐释:prejudice: a probleical caation, journal of cial issues , 1950, supplent series no 4。本文也被收录于t parns and e shils, toward a theory of cial action , part 4, chapter 1, cae: harvard univ press, 1951。
2 o handl prejudice and capitalist exploitation ntary , 1948, 6, 79-85也可见由同一作者撰写的the uprooted: the epic story of the great rations that ade the arican people , boston: little, brown, 1951
3 o c x caste, css, and race new york: doubleday, 1948, 393
4 p w rehearsal for destruction new york: harper, 1949
5 a rose anti-seitis’s root city-hatred ntary , 1948, 6, 374-378,也被收录于a rose (ed), race prejudice and discriation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1, chapter 49
6 w i thoas and f znaniecki the polish peasant europe and aer, 1918, vol ii, 1881
7 lillian sith killers of the drea new york: norton, 1949
8 t hobbes leviathan first published 1651, pt 1, chapter 13
9 cf g w allport,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ove and hate, chapter 7 p a rok (ed), explorations altruistic love and behavior , boston: bean press, 1950; al huan , new york: henry schuan, 1950
10 b bettelheiical and ciological study of veterans new york: harper 1950, 82
11 e c tolical review , 1948, 55, 189-208
12 cf b zawadski lioat theory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abnor ichheiser, cio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race retions, ay , 1949, 54, 39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