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黎明破晓的世界 > 1 中世纪思潮

1 中世纪思潮(1/2)

目录

上页图:意大利画家安布罗吉奥·洛伦泽蒂(aood and bad governnt)之局部图。

一直以来,历史学家经常将中世纪期间的鼎盛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1世纪的600年时间——称为“黑暗时代”。然而现在一些历史学家已经放弃用这样的称呼了,他们认为,“这种称呼很容易让人将中世纪与野蛮落后等负面观念联想到一起”。不过,这个称呼并不针对任何人,也不一定带有歧视。现代人对所谓的“黑暗时代”的了解并不多。当时人们的文化和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即便是像查理大帝这样的中世纪最伟大的皇帝,也是目不识丁。事实上,在整个中世纪,即查理大帝之后的700多年时间里,文学的地位都大不如前,甚至受到歧视。在一次著名的宗教会议上,一位红衣主教指出西格斯蒙德(sigisund,查理大帝后的第四十七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言的语法错误时,这位罗马皇帝粗鲁地回答道:“我是罗马王,我就是语法。”——作为“罗马最高统治者”,他认为自己“凌驾于语法之上”。然而,如果仅仅凭这一点就妄下结论,那么我们一定会认为中世纪就是愚昧和落后的。而现存的史料也的确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中世纪画面:无休止的战争、贪污腐败、草菅人命、宗教迷信和愚昧无知。

自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就陷入了长期混战。罗马帝国的覆灭有很多原因,例如罗马人公民意识的淡化、官僚主义的盛行,不过导致其最终灭亡的一连串事件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浮现。当时罗马士兵负责守卫帝国漫长的边境, 而从古罗马历史学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 注1 所处的时代(即公元1世纪前后)开始,事关帝国兴亡的北部地区——即靠近多瑙河——莱茵河一带——就一直动荡不安。这一带的森林沼泽地中居住着众多日耳曼蛮族部落,虽然这些部落中有的比较温顺,但大多数都觊觎帝国的财富,只是由于过去几百年罗马帝国在多瑙河部署了强大的军团,才使得他们望而却步。

西格斯蒙德(1368~1437)是卢森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致力于终结教会大分裂,并于1414年至1418年在德国康斯坦茨召开大公会议,选出新任教宗马丁五世,结束了大分裂。但是在康斯坦茨会议期间,因为捷克(当时为波希米亚王国)神学家扬·胡斯(jan h)被处死,导致了波希米亚长达十四年的胡斯战争。

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担心罗马人了,因为在他们身后出现了更为凶残的对手:骁勇善战的匈奴人。在匈奴人的铁蹄下,罗马人犹如惊弓之鸟。这些来自蒙古高原的蛮族人居无定所,不善农耕,但却个个精通骑射、嗜好杀戮,从小就被训练成了冷酷的杀手,早已将战争看成一项事业。他们在草原上驰骋,令人闻风丧胆。据说,“他们的国家就长在马背上”。4世纪初,他们在中国北方的长城下遭遇到了更厉害的中国军队,受到重创,不过这对欧洲来说却是个不幸。之后,匈奴人开始向西迁徙,355年进入俄国,372年渡过伏尔加河,375年入侵乌克兰境内的奥托哥特王国(ostrogoths,即东哥特王国)。在击溃东哥特国王埃尔玛纳里西(eroths,即西哥特王国)军队遭遇。在匈奴人的疯狂屠杀下,幸存下来的8万多西哥特军队逃到了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寻求庇护。罗马皇帝瓦伦斯(valens)命令驻守边境的将领先解除了这支部队的武装,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和扩充军队,他接收了这些避难者,并给他们派遣各种劳役。378年,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罗马的压榨和剥削,开始反抗和起义,罗马帝国不得不从其他蛮族部落招募雇佣兵来镇压。接下来发生的场景,如果恺撒还活着,他看到后一定会痛惜流泪。这些雇佣兵纪律涣散、骄傲轻敌。按照当时的史学家、希腊人阿米亚努斯·马尔切利努斯(aian arcell,塔西陀的继承者)的描述, 这场战役是罗马帝国自坎尼会战 注2 失利后600年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在蛮族部落和匈奴人组成的哥特联军的猛烈进攻下,罗马帝国设于多瑙河—莱茵河一带的防线全部崩溃。哥特联军所向披靡、长驱直入,一直打到罗马帝国腹地,甚至开始筹划进军意大利。400年,一支由哥特人、匈奴人和逃跑的罗马奴隶组成的4万军队, 在宗教狂热者、受过罗马文化熏陶的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的率领下 注3 ,翻越朱利安阿尔卑斯山(julian alps)入侵意大利。虽然罗马人坚持了8年的抵抗,三分之二的罗马士兵英勇战死,但还是未能抵挡住这些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的攻击。410年,阿拉里克率领士兵席卷罗马,8月24日攻入罗马城。

这是德国在1663年出版的一本关于匈牙利历史上伟大领袖的图书中的插图,刻画了公元5世纪的匈奴人领袖阿提拉。

这是800多年来这座永恒之城第一次落入敌人之手。在经历了3天的烧杀抢掠后,罗马城变得面目全非。阿拉里克有意饶恕罗马公民,但手下的匈奴士兵或以前的罗马奴隶已经失去了控制。他们屠杀富人,奸淫妇女,损毁价值连城的雕塑作品,为了获取金银甚至还把许多艺术品熔化。然而,这还仅仅是个开始。66年后,另一位日耳曼首领废黜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tus),并宣布自己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同时, 君德里克 注4 领导的汪达尔人, 克洛维 注5 领导的法兰克人, 最可怕的还有在新首领阿提拉 注6 领导下的匈奴人——阿提拉杀害了他的兄长,夺取了王位——席卷了一直远到南部巴黎的整个高卢,稍作停顿后又杀入西班牙。再之后的几年,哥特人,阿兰人,勃艮第人,图林根人,弗里斯兰人,格庇德人,苏维汇人,阿勒曼尼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伦巴第人,赫卢利人,夸迪人和马扎尔人也趁火打劫,加入了蹂躏罗马文明的行列之中。这些少数民族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定居,从此这片支离破碎、战火频繁的大陆开始被黑暗笼罩。等到黎明再次降临这片大陆,其间要经历40代人,在此之前,欧洲人饱尝着悲惨的命运。

罗马城被攻陷后,成千上万的哥特士兵冲进宫殿和富人的住宅,寻找一切值钱的东西。所有的寺庙神像被捣毁,所有的基督教堂被洗劫一空。皇宫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在“黑暗时代”,万事万物都褪掉了颜色,失去了生机。由于饥荒和瘟疫,特别是黑死病和流行病多次爆发,这一时期人口不断锐减,幸存下来的人也饱受佝偻病的折磨。由异常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风暴和洪水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是因为帝国的排水系统跟其他大部分帝国的基础设施一样,已经无法再发挥作用了。据说直到1500年,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道路修建都受到了忽视,以至于由罗马人修建的道路仍然是欧洲大陆最好的道路。其他大部分道路都损毁严重,无法正常使用。欧洲所有港口的状况也是如此,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商业开始复苏的8世纪。艺术也未能独善其身,比如在建筑领域,10个世纪以来,在德国、英格兰、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除了教堂,再没有修建任何石头建筑。在农业生产方面,农奴的基本农用工具是镐、叉、铁锹、耙子、长柄镰刀和平衡镰刀。由于铁的极度稀缺,农奴缺少带犁壁的犁头。在欧洲南部,犁的缺乏并不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那里的农民可以轻易踩碎松散的地中海土壤;但在欧洲北部,因土壤较硬,农民不得不用手分开、挪动和翻动土壤。虽然有马和牛,但它们的作用有限。直到900年,马项圈、马具、马镫才出现,因此在此之前让两匹马共轭劳作是不可能的事情。农民们不得不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寒耕热耘,因而往往比牲畜更容易精疲力竭。

他们的周围是广阔、阴森甚至无法通行的赫尔西尼安森林(hercynian forest),经常有野猪、熊、令人恐怖的巨狼(从中世纪起开始出现在神话传说里)以及幻想中的魔鬼出没,甚至还有现实社会中的亡命之徒——因为很少被追捕,他们变得日益猖獗。虽然他杀死亡的人数是意外死亡人数的两倍,但据英格兰的死因裁判官记录显示,每一百名杀人犯中只有一名受到了法律的惩处。此外,那些没有土地而仅有一技之长的骑士,将绑架勒索赎金看作一种谋生手段。以上种种危险带来的后果之一是,人们紧密地聚集生活在一起,他们与同村的人通婚,生活范围狭小,以至于相隔几英里的人便互相听不懂彼此的方言。

日常生活的暴力程度——啤酒馆内因争吵斗殴会引发死亡,甚至是踢足球或摔跤也会导致死亡——令人毛骨悚然。中世纪的比赛也与马洛亚(alory)、斯科特(stt)和柯南·道尔书中的浪漫描述截然不同。它们是由大批武装齐备的骑士参加的邪恶战斗,表面上是场为娱乐和锻炼的聚会,实际上则是绑架和暴力的场所。在1240年于杜塞尔多夫附近举行的比武大赛上,便有60名骑士被砍死。

虽然生性残暴——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继承了匈奴人、哥特人、法兰克人和撒克逊人的基因——但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这真是充满了矛盾:教会取代罗马帝国成为欧洲疆界的守卫者,但传教士发现,要将耶稣的旨意教给这些异教徒,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让他们改信耶稣是很容易的。尽管蛮族部落战胜罗马帝国的速度很快,但天主教席卷这些部落的速度更快。早在493年,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便接受了基督教的神性和洗礼,尽管现在的牧师会认为他捍卫基督教的方式令人难以理解,甚至不可原谅。幸运的是,克洛维得到了与他同时代的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gregory)的支持。考虑到法兰克人性格中的暴力倾向,因此在其著作中,格雷戈里将他的这位基督教信徒描绘成了一位大英雄,并将其胜利归根于神的指引。他引以为荣地记载了这位部落首领如何处置一名士兵的故事。在苏瓦松镇分配战利品时,这名士兵当众挥舞斧头砸烂了一只花瓶,而这个被打碎的花瓶本来是打算送给教会的,它深受主教的喜爱。克洛维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之后不久,他找准时机,用斧头劈开了这名士兵的颅骨,并大叫道:“让你在苏瓦松这样对待那只花瓶!”

克洛维一生最大的影响包括三项行动:统一法兰克、征服高卢和皈依罗马天主教。第一项行动使克洛维拥有了比作为一个地区性首领更大的能量;第二项行动则奠定了法国的基础;第三项行动使克洛维与教皇结成同盟并成为天主教会的保护者。图为克洛维在接受洗礼。

为了信仰,即便血流成河,中世纪的基督徒也不会为其所动。数百项违法行为被判定为死刑,尤其是针对财产的犯罪。以死刑相威胁甚至还被用于宗教的皈依上,而中世纪的处罚从来不是纸上空谈。查理大帝是一位公正、贤明的帝王——至少在当时如此——他对教会无比忠诚,尽管他有时候会用特殊的方式来证明。在平定撒克逊人的反叛后,他给了他们一个选择,要么皈依基督教,要么立即被处死。当他们拒绝皈依后,他在一个上午就处决了4500名撒克逊人。

法兰克王国奠基人、国王克洛维一世位于法国巴黎圣克罗蒂德圣殿的一尊立像。

而这还不是最残忍的。基督教士兵可以肆意挥舞他们的刀剑,而受害者并非总是异教徒。每一个繁荣的宗教背后都流淌着信徒的鲜血,但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像基督教这样,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自相残杀。330年,第一个将耶稣视为救世主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君士坦丁堡选作帝国的第二个首都。仅仅在几年之内,一大批信仰相同的人由于对基督教的不同诠释相继在君士坦丁堡丧生。 第一次尼西亚会议 注7 未能解决阿里乌斯(ari)和占多数的神学家之间的分歧。阿里乌斯拒绝了《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继续接受一神论信仰,即虽然基督是上帝的儿子,但他不是神。所有妥协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阿里乌斯死后被视为一个异教徒首领受到公开谴责,而他的追随者在反抗后都被残酷地镇压。3000多名基督徒就这样死在了他们教友的手中——这比罗马时期所有被迫害致死的基督徒人数还要多。900年后的1204年4月13日,中世纪的恐怖再次降临到君士坦丁堡: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基督徒战士,由于未能到达宗教圣地而怀恨在心,于是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城破后他们烧杀抢掠,毁坏神庙,屠杀当地居民。

基督的教会戒律在《马太福音》(28:19-20)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但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最初几百年里,人们对耶稣的信仰开始出现动摇。直到6世纪左右,基督教被正式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德意志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才开始大规模改信基督教。不过这些只是表面上的,他们虽然皈依了基督教,但对基督教信仰却几乎一无所知。一些异教学说——斯多葛学派、柏拉图主义、犬儒主义、密特拉教以及本地宗教——继续侵蚀着人们的心灵,不仅是在蛮族部落中,甚至在雅典、亚历山大、士麦那、安提俄克和罗马城,这里曾经诞生过许多智者,恺撒和圣徒彼得也曾在这里驻足,君士坦丁大帝曾试图劝阻异教仪式和献祭,但他并未公开宣布它们是非法的,因而这些学说得以继续传播。

这激怒了基督教信徒。虽然因对很多问题的不同见解而分裂成不同派别——兴起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阿里乌斯派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们都坚决主张要将异教徒神庙夷为平地,没收他们的财产,并让他们尝尝基督徒在地下墓穴中遭受过的迫害,例如用基督徒去喂养狮子。这种发泄私愤的行为与福音书的主张是相违背的。尽管基督徒不愿承认,但中世纪的基督教与异教有许多的共同点。比如,使徒保罗和约翰就曾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而由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在6世纪提出的七个基本美德,只有三个是基督教的信仰(信仰、希望、慈爱),而其他四个(智慧、正义、勇气、节制)都是从作为异教学说的柏拉图主义和毕达哥拉斯学派吸收过来的。一些异教学说的哲学家认为,福音书中所说的自相矛盾(虽然他们的行为也前后矛盾),并指出《创世记》中就信仰多神论。然而,这些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对理智、思考嗤之以鼻。克莱尔沃的圣伯纳德(sat bernard of cirvaux,1090~1153),作为那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基督徒,对知识分子怀有深深的不信任。他宣称除非带着一个神圣的使命,否则对知识的追求都属于异教徒行为,是卑鄙邪恶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世纪基督教最伟大的哲学家的杰作是受到一个虚假谣言的激发而完成的。该谣言称,西哥特国王阿拉里克之所以洗劫罗马城,是他作为一个异教徒为了给其所崇拜的神报仇的野蛮之举(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阿拉里克和大部分西哥特人都是阿里乌斯派基督徒)。受此影响,大部分人将罗马的灭亡归罪于基督教信徒。人们认为罗马接受了新的宗教信仰,惹怒了众神,导致罗马城失去了神的庇护。一位来自希波(hippo)的天主教主教——奥勒留·奥古斯提努斯(aureli augt,354~430),即后来的圣奥古斯丁(sat augte)——认为这是对基督教的挑战。他用13年的时间将自己对此的回应写进《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一书,这是塑造和界定中世纪思想的第一部巨作。圣奥古斯丁首先宣称罗马之所以受到如此惩罚,不是因为它接受了新信仰,而是因为它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罪恶:普通市民的淫荡放纵和政治人物的贪污腐败。他在书中描述了异教神如何引诱罗马人享受性爱——“处女之神解开处女的腰带,苏比格斯将她放在男人的腰下,普里马压住她的身体……普里阿普斯按照宗教仪式的命令,负责唤起和激发新娘的性欲。”

按圣奥古斯丁自己所说,这些是根据个人经历来写的。在他的《忏悔录》(nfessions)一书中,他描述了自己在皈依基督教前,是如何将青春年华用在肉体享受和堕落上的。不过,他写道,这是一种原罪,是亚当在接受了夏娃的诱惑时就犯下的一种原罪。他认为,作为亚当的后代,所有人都应承担亚当的罪过。在怀孕中,性欲污染了每一个孩子——交合就是一种巨大的沉沦。然而,尽管大多数人在子宫内就开始受到诅咒,但还是有一些人能获得圣母玛利亚的祝福而得到拯救。圣母玛利亚之所以拥有这种力量,是因为她怀上基督是无罪的:“因为一个女人,我们差点就毁灭;因为一个女人,我们获得了救赎。”奥古斯丁于是旗帜鲜明地认为旧信仰和新信仰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性的态度上。异教徒之所以接受卖淫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一夫一妻制的一种调剂。耶稣信徒则对此强烈反对,主张要贞洁、守身如玉,对丈夫或妻子保持绝对的忠诚。女性对这个强有力的声明非常赞同。圣奥古斯丁——他是除使徒保罗之外对基督教影响最大的人——是第一个告诉中世纪的人说,性是邪恶的,而只有通过圣母玛利亚的代祈祷,人类才可能得到救赎。

在公元410年罗马被攻陷后不久,圣奥古斯丁写出了不朽著作《上帝之城》,这是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作品之一。以上便是15世纪早期出版的一个版本的《上帝之城》中的一幅插画。

当然,圣奥古斯丁还是有一些精辟的观点。他说过一个最精辟的比喻,将所有的创造物分成上帝创造的和世俗创造的,每个人都不得不二中择一,而他的选择将决定他将如何度过此生。在《上帝之城》的第15章,他这样写道:“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按照肉性生活的人,另一种是按照灵性生活的人。这被我们神秘地称之为‘两座城市’或群体,一座是注定与上帝同在的永恒之城,另一座则是和撒旦一起永受诅咒和折磨的世俗之城。”他还写道,就个人而言,每个人一生都是游离在两座城市之间,他们的命运将由末日审判决定。由于将教会与上帝之城联系在一起,圣奥古斯丁明确暗示政教合一的必要性,即象征世俗之城的世俗权力必须服从于上帝赋予的神权。教会以此作为推理依据,将圣奥古斯丁的理论上升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并最终成为与欧洲国王、皇帝斗争的武器。

在罗马天主教会,圣奥古斯丁被封为圣人和圣师。他的著作《忏悔录》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的第一部自传,至今仍被传诵。圣奥古斯丁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命中注定,一是两性关系(他曾写道:“回避两性关系比回避什么都重要。”)。图为圣奥古斯丁(右)在与异教徒辩论。

教廷与欧洲日益强大的君主间的斗争是历史上最漫长的斗争之一。当426年圣奥古斯丁完成他的巨作时,时任罗马教皇是西莱斯廷一世(celeste 1)。而到了1076年——其间又有100多位教皇相继继任——教廷与君主之间的斗争还没有得到解决。居住在梵蒂冈——罗马皇帝尼禄昔日营建的古竞技场就在附近——的神父们还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斗争,试图将世俗君主插手主教任免的特权终结。最终被激怒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运用教皇的绝罚(破门律),将皇帝亨利四世开除教籍。这最终迫使亨利四世向教皇屈服。为了乞求获得赦免,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萨城堡(castello canossa),在大雪中立等了三天三夜后,终于得到教皇的宽恕。卡诺萨事件成为世俗权力屈服于神权的象征,尽管有些不妥。然而皇帝的忏悔是委曲求全的,他很快出尔反尔,重新发动攻击。在受到第二次开除教籍的处罚后,亨利四世将格列高利七世驱逐出了罗马。远走他乡的教皇痛苦地写道,因为他“热爱正义,痛恨邪恶”,所以他将“在流放中死去”。就这样又过了一个世纪,教皇竭力从德意志王室中争取独立的斗争仍在持续,双方仍冲突不断。直到13世纪初,教廷的威信和权力在教皇英诺森三世(nocent 3)在位期间达到了历史的顶峰,这些冲突才得到解决。

尽管如此,在整个中世纪,基督教还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和壮大。随着精英在乡间的崛起,国王和王子们越来越将合法性寄托在神的授予上。骑士的扈从在神坛前整夜祈祷,就会成为骑士。君主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前往耶路撒冷。大斋期间吃荤要处以死刑,亵渎神灵要判处监禁——教会成了欧洲大陆最富有的群体,并且支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洗礼、婚嫁、葬礼都要由教皇、红衣主教、总主教、阁下、大主教、主教、神父负责。据说,人死后灵魂要去往何处,牧师也能投下决定性的一票。

然而……

狡猾但仁慈的异教神——在基督教神学家的想象中,他们任性、顽固,于是千方百计想抹黑他们——仍得以保留了下来。罗马帝国屈服于野蛮人,野蛮人又屈服于基督教,反过来基督教又不断受到异教渗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颠覆,而基督教原本是要摧毁异教的。中世纪的人们很难抛弃雷神托尔、畜牧之神赫尔墨斯、众神之王宙斯、婚姻与母性之神朱诺、大地之神克洛诺斯、农神萨杜恩等。多神信仰解决了教会无法满足人们的一些心理需求。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沼泽和一望无际的森林,人们时刻担心会遭受各种灾难,而来自异教的仪式、神话、传说和奇迹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方面需求。此外,异教信条从未认为——正如奥古斯丁教义认为的那样——生育是邪恶的;异教徒赞美爱与美之神维纳斯、性爱之神厄洛斯、婚姻之神许门、爱神丘比特,因为他们纵情享乐。因此那些皈依基督教的人的忠诚度并不纯粹,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反复无常或者表里不一。两面下注似乎是明智之举,毕竟,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罗马沦陷是因为罗马皇帝不再认可异教神,异教神也就不再守护罗马城。对远古神灵进行象征性的供奉又有什么危害呢?如果人们参加弥撒,遵守诫命,遵守谦卑、仁慈、亲切和善良的承诺,这些新的耶稣追随者就不会再有复仇。另一方面,那些旧的神灵,从不原谅任何人和任何行为,正如希腊人所说的,上帝的骰子都是动过手脚的。

因此基督教教堂都是建在原来的异教寺庙上的,而果园的名字也都以《圣经》中圣徒的名字来命名,在耶稣诞生前,这些果园被认为是神圣的。异教的一些节日仍然大受人们喜爱,于是教会通过吸收转化将其变为基督教的节日。 五旬节 注8 取代了 福罗拉丽亚节 注9 , 万灵节 注10 取代了另一个祭奠死者的节日。 农神节 注11 ,这个连奴隶也能获得自由的节日,变成了圣诞节。阿提斯(attis)复活日则成为基督教的复活节。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其演进过程中掩藏着很多秘密。当时没有人知道耶稣诞生于哪一年——或许是公元前5年——更别说具体日期了。大约在公元336年,罗马的基督徒开始庆祝耶稣的诞辰。东罗马帝国一开始把1月6日作为耶稣诞辰日,但后来又在4世纪时,把这一天定在12月25日。不难看出,这一日期的确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耶稣的复活日期也没有记载。早期的基督徒相信耶稣很快就会复活,于是在每个星期日都庆祝复活节。三个世纪后他们又都一致认为耶稣还未复活。为了将复活节与受难日相联系,他们计划将复活节定在逾越节,这一天犹太人会庆祝公元前13世纪时他们的祖先从埃及逃出。最后,在325年,经过漫长激烈的争论后,第一次尼西亚会议将复活节定在春分后满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这一决定并没有任何历史依据,但足以安慰那些重视传统节日的人。

随着大规模的洗礼活动在教众中开展,教会进一步放任那些皈依基督教的人,但在默许古老仪式存在的同时,也在试图改变它们,并希望它们能够逐渐消亡,尽管这一点从未实现过。生育仪式和占卜被严格限制,还有牛的献祭也受到限制。异教以活人献祭的仪式被基督教象征性的弥撒仪式取代后,圣礼的仪式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和异教的牧师一样,基督教牧师也站在信徒前面,为丰收和家庭祈祷,甚至祈求万能的上帝保佑社区免受火灾、瘟疫和敌人的入侵。这当然是人们的一种美好心愿,不过中世纪的人从未得偿夙愿。大火、疾病和外敌入侵总是不定期地降临,而伴随着反教权主义的爆发,在黑死病肆虐之后,甚至会经常出现像鞭笞赎罪这样的极端派别。然而作为超自然力量的来源,神圣遗迹的朝拜者一直络绎不绝,基督教的奇迹故事不断将异教品格赋予到圣徒身上。

耶稣和他的门徒都没有提到圣徒。圣徒的说法出现在公元二三世纪后,那时罗马帝国开始迫害基督徒。 地下墓穴 注12 的幸存者认为,那些殉道者已经直接升入天堂,在那里替他们祈祷求情。他们将这些殉道者尊为圣人,不过从来没有像圣像那样崇拜。早期的基督徒鄙视圣像崇拜,特别是代表异教神的雕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clent of alexandia,150 ~220),这位神学家及导师认为雕像是对神明的亵渎,因为神明是创造者,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然而,随着圣徒数量越来越多,中世纪的人们越来越渴望能给他们确定的身份,同时希望能拥有他们的画像、圣母玛利亚的肖像以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复制品。埃及的天空之神何露斯(hor)、守护之神伊希斯(isis),被重新命名为耶稣和玛丽亚。基督徒希望能亲吻神灵,拜倒在他们面前,为他们进献鲜花,为此手工匠还创作了其他画像和图片。大约在500年,香开始进入基督教教堂,随后蜡烛也被运用入教堂中。每当遇到危难时刻,每个中世纪的社区都会试图唤醒其守护神或圣物的神力。

圣奥古斯丁谴责圣徒崇拜,但牧师和教民都相信可以通过唤醒圣徒的力量或十字架的标志,驱赶魔鬼。于是中世纪涌现出大量占星家和魔法师。显然这一切都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但同时也让一些人感到忧虑。对圣像崇拜的反击最早在8世纪开始出现。利奥三世(leo 3)是位极其虔诚的拜占庭皇帝,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捍卫正统的基督教,不让任何人亵渎。他认为异教徒所用的方式是对神灵的亵渎,对弥撒仪式期间崇拜圣迹和宗教图片的行为,尤其令他感到愤怒。援引《申命记》(deuteronoy)第4章第16条——禁止崇拜“圣像”或“任何类似的人物、男性或女性”——他在726年颁布了一项严厉的法令。按照他的命令,士兵们移除了教堂里所有的耶稣和圣玛利亚的图片或代表物。所有的壁画、墙画和图案都被涂抹掉。

这让利奥三世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圣像破坏者。但他的行为激怒了他的子民。基克拉迪群岛(cycdes isnds)的居民率先起来反抗;在威尼斯和拉文纳(ravenna),人们开始驱逐帝国官员;希腊则干脆另外选出一位皇帝来对抗,并且派出船队来抓捕利奥三世。他击沉了船队,但是当他的军队试图执行命令时,却在教堂门口遭到愤怒的教民的攻击。不过他并未被吓住,730年他正式宣布捣毁圣像为帝国国策。这时教会开始介入。其实底层的神职人员从一开始就反对破坏圣像,随后主教、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先后加入反对行列,最后,在教皇格列高利二世的号召下,成立了主教理事会。利奥三世的命令最终无法执行。在741年他去世时,大部分他下令销毁或遮盖的艺术品仍然保持原样,直到64年后第二次尼西亚会议召开,教会才正式宣布废弃了他的这一政策。毕竟,罗马作为昔日帝国浪漫的多神论的中心,拥有众多地方特色的神灵,他们出现在各种神话故事和传说中,虽然现在被重新命名为圣徒。

尤弗拉西苏斯圣殿位于克罗地亚波雷奇,建造时间可以追溯到553年。在其半圆形后殿的马赛克装饰画中,有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玛利亚以天主之母的形象出现的描述。

从4世纪开始,异教的一些文化传统开始体现在基督教艺术作品中。最早建于330~360年的圣彼得大教堂,从外观、构造到圆形廊柱风格,都是模仿异教传统建造的。而432年由教皇西克斯图斯三世(sixt 3)在附近建造的圣母玛丽亚大教堂,原先就是座异教神庙。

反映中世纪圣像破坏运动的一幅图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