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 四 “为何和平只维持了20年?”

四 “为何和平只维持了20年?”(1/2)

目录

“怪人”卡尔老师

研究本国历史这门学问的环境可以说是有些麻烦的,因为作为分析主体的个人也必然要在其所研究的国家与社会当中呼吸与生存。因此,当生存在这个国家与社会中的人的内心,被诸如“日本为何要进行一场让310万日本人失去生命的战争呢?”“为何没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中学到教训,又一次开启战端呢?”这样一些“问题”所深深冲击的时候,他往往就会开始用历史的视角审视这些问题。因此,我认为历史的视角就来自烦恼之人所抱有的“问题”的迫切性。

那么,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全世界范围内,过去历史研究的第一线所讨论和思考的日本史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如果有教科书可以把这个“问题”明确化,肯定会相当有趣吧。这样一来,我会非常希望让初中生、高中生还有大学生等年轻读者,都切实地了解那本教科书提出的“问题”所在。等到“问题”广为人知,相信对于世间大众也会有很大的意义吧。

听到这里,已经有人开始产生疑问了吧。比如,没必要让初中生和高中生了解历史研究第一线的问题吧,除此之外,肯定还有更迫切的“问题”想要与初、高中生一起思考吧,等等。请再稍加忍耐,继续听下去。

学生时代真的很忙,除了有很多课程要学,还要忙着参加社团活动,还得费劲儿与朋友相处。不论多努力地对着没有太多闲暇时间的年轻朋友们说,学习日本史“将来一定有帮助”,可能都没办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于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人们提出的根本“问题”,或许只有让初、高中生们实际感触这些问题产生的情境,才能抓住他们的心,并将其引向日本史的方向吧。

一个研究者,为何总是从思考某个想要解答的“问题”开始自己的研究?而那个“问题”又为何值得投入心血去追寻答案?我们的教科书,可以说是众多研究者对于他们所追寻的“问题”的探究结果的集大成者。如果能够有更具真实代入感的教科书,那就太好了。

所谓感触第一线研究诞生的情境,具体而言是指什么呢?接下来,我想要谈一谈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 (8) 在20世纪30年代所思索的迫切问题。

卡尔曾经在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担任历史学教授,他在1982年去世。在英国,受到尊敬的历史学者大多是从理想主义的立场出发,讨论文明史观等宏大论点的学者,但卡尔并非如此,他会在列举各种细微史料的同时,阐述关于英国未来的黯淡预测。因为他同时也是苏联史专家,所以被视为亲苏派,在美苏冷战最高峰的时代,英国学界以及其他知识分子等都对他有些敬而远之。这样的卡尔老师,在日本倒是特别受欢迎。

在卡尔的著作中,以《历史是什么?》 (9) 最为出名,这本书非常阴郁,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如果现在冷静地阅读的话,甚至会产生为什么如此难懂的书会畅销的疑问。这本书是以卡尔1961年在剑桥大学所做的一系列演讲为基础完成的作品,内容确实很难懂。尽管如此,但因为其中重要的部分经常被引用,所以即使是年轻的各位,或许也曾经听过。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所谓“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听起来并没有剧情最高潮的时候,主人公说出决定性台词那样的感觉,而就像在说很普通的事情一样呢。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卡尔老师是个非常有趣的人。首先,我们从卡尔的个人情况开始讲讲他的有趣之处。卡尔是个名副其实的勤奋向学的人,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担任外交官,还曾在英国极具影响力的《泰晤士报》发表社论,63岁时成了剑桥大学的老师。

一方面,卡尔会咒骂圣诞节假期。在基督教思想中,圣诞节假期是休息并与家人团聚的重要时间。但是,卡尔因为讨厌研究时间被削减,就咒骂圣诞节。另一方面,如此热衷于研究的卡尔老师却不知为何有过三次婚姻,而且其中两次的结婚对象还是有孩子的已婚女性,他最后一次结婚是在74岁的时候。

大家肯定不知道与带着孩子的已婚女性结婚的辛苦吧,(笑)那无疑是一件非常非常费时费力的麻烦事。除了要尽快办妥与前妻的离婚手续,还得等待对方离婚,相当麻烦。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卡尔先生既讨厌圣诞节又厌恶人际关系,但他为什么又不断重复如此麻烦的事呢?(笑)

为什么我能够像亲眼所见一般来讲述这些趣闻呢?那是因为在卡尔的大弟子为他写的传记里,这些事都被认真地记录下来了。英国是个会把一个人的好坏都确切记录下来的民族,比如说一个政治家,如果不能直接对他是不是坏人这样一个问题做肯定回答,就有可能会被认为没有政治家的才能。英国人的思考方式还真是相当成熟呢。

卡尔的传记《正直之恶》,是由卡尔的弟子、同在剑桥大学讲授俄国史的老师所写的,原文书名为vices of tegrity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时,曾经一瞬间惊讶地觉得是不是把“美德”(virtue)误写成了“恶习”(vice)。为什么卡尔会被说有“正直之恶”呢?接下来,终于要进入正题了。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卡尔所面对的“问题”吧。

写在大战爆发前的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1939年,卡尔老师完成了《20年危机(1919—1939)》(the 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 )这本书。据说这本书是卡尔一边听开战快报,一边修改完成的。让卡尔动念写下这本书的,就是“为何和平只维持了20年”这个问题。这本书的副标题提到的1919年,举办了一场有名的会议,有谁知道这个被冠以举办地名字的重要会议叫什么吗?给个提示,这次会议是因为前一年结束的世界大战而召开的,从1919年开始,和平总算是回来了。

——巴黎和会。

对。卡尔提出的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构筑起凡尔赛体系,并开始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尝试,可为什么这一切在20年后就面临破产了呢?《20年危机》正是卡尔为解答这个迫切的问题而写下的书。1920年,即巴黎和会后的第二年,虽然美国最后在参议院的反对下没有加入,但国际联盟还是以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为中心被建立起来了。对卡尔来说,寻找国际联盟失败的原因,有着关乎自己存在意义的迫切性。这是因为卡尔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之后不久,曾以外交官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在会议即将举行之际,英国外交部副大臣哈丁从外交部选出18人,派往巴黎参加和会,而卡尔就是这18名出席者之一。这次会议的经历想必给了卡尔相当强烈的刺激,因为在和会上,卡尔参加了新兴国家委员会,目睹了小国和战败国的利益被当作战利品与筹码,被随意处置。

他所看到的是,丝毫不了解大战始末,而且对于欧洲和西亚的地理历史情势既不了解也没有兴趣的威尔逊总统等人,却要做出对这些地区的人民而言生死攸关的重要决定。威尔逊的做法,是否能够治愈饱受战争创伤、业已分裂的欧洲?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卡尔在《20年危机》中回顾道:“(威尔逊)真心地相信政策应该从道德伦理中导出,而非由政策来引出道德伦理,真是个空想型的政治家。”然而,正是这样的政治家,在美国切实发挥了自己的影响力。

卡尔一边听着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接近的脚步声,一边焦虑于一般英国人普遍持有的看法。大多数人单纯地认为,引起20世纪30年代大灾难(即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的出现)的原因,在于未能对德、意、日三国百分之百地严格执行国际联盟的盟约,或者是英、美、法等大国未能及早应对德、意、日的挑战。

如果让卡尔来说的话,这些说明不过是把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转述,根本无法说明为何德国、意大利及日本没有如其他国家所预期和希望的那样行动,而是选择发动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的总阵亡人数超过1000万,在西线战场构筑起的战壕总长度,几乎可以绕地球一圈。为了不再重复这样的战祸而组织国际联盟的尝试,为何仅仅20年后就破产了呢?卡尔并不认为如果更早一些对德国、意大利及日本发起攻击,就能解决问题。那么,他又是如何回答自己的问题的呢?当这本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后发行时,大概会让许多英国的政客和知识分子感到困扰吧,因为卡尔就像是朝着正处于开战不久这样一个重要时期的英国政府和人民泼了一盆冷水。卡尔的回答是这样的:

人们之所以无法运用正确的原理,并非因为自身的愚蠢或是邪恶,可能是因为原理本身有误,根本就是无用之物。

错在联盟

也就是说,卡尔直言错不在作为敌方的德国,而是国际联盟有错,国际联盟对于战败国德国的处分方式是不对的,甚至由美国、法国及英国等大国主导构筑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本身就是错误的。

——真是大胆啊。

日本、德国和意大利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卡尔的说法等于是帮着战败国说话,表示开战错在英美,所以日本人可能会产生“卡尔老师,说得真好”这样的感觉,而这可能也是《历史是什么?》《20年危机》等卡尔的著作在日本被广泛阅读的原因吧。在英国备受欢迎的汤因比等历史学家,大多是站在文化论这样的制高点上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总是会论述如希特勒那样的邪恶精神出现的原因,最后展开相信人性之美之类的论述。卡尔的观点则非常冷静透彻,他认为,巴黎和会上的错误决定以及国际联盟的错误作为,都有意地将错误的事强加给德国等国,这当然会导致被压迫的国家试图突破被强加到自己身上的困境。

而在原理错误时,为了遏制日本和德国,英国应该怎么做呢?卡尔在《20年危机》中也对这个难题进行了回答,大家可以想到他的答案吗?为了抑制德国、意大利及日本等对当时国际秩序不满的国家的抬头,书中给出了英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欸……

当德国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时,英国应该怎么做才能遏制这样的侵略行动呢?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原理本身有误”的卡尔,对于英国在30年代要做出何种选择才能改变历史的潮流这一点,是怎么考虑的呢?

——这么说可能有点奇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输掉就行了。

嗯,这个答案太有意思了。(笑)

如果是一个真正的英国保守派大叔说出这个答案的话,倒是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非殖民化浪潮(亚洲、非洲等地的大英帝国殖民地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中,某些英国国民会有这样一种心情,虽然表面上英国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实际上如果没有那场战争的话,英国就能继续保有殖民地。虽然现在的答案非常出乎意料且很有深度,但和卡尔老师的想法还是有些出入。

——先发制人?

果然是喜欢先发制人的日本人的想法呢。不过挺好的,先发制人这个想法渐渐接近答案了。

——是哪个时期的事呢?

卡尔老师所设想的英国本来该做的事情,大概是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止的。换句话说,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四五年,英国应该做什么呢?

——延续英日同盟。

这也是很重要的想法。英日同盟的最大优点在于英国可以保持在欧洲和亚洲的海军军力。但就实际的历史走向而言,在1921年底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日同盟就已经告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显出疲态的英国认为,太平洋方面的安全保障不能缺少美国的协助,所以就缔结了由美国、英国、法国及日本四国参加的《四国条约》来代替英日同盟),所以延续英日同盟的想法只能是历史的假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