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 >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11

和博尔赫斯在一起11(1/2)

目录

阅读结束了。博尔赫斯做了最后一则评论:关于吉卜林的才华;关于海涅的简单;关于贡戈拉无穷无尽又与葛拉西安(gracián)刻意呈现的错综所不同的复杂;关于《马丁·菲耶罗》中未对大草原进行描述;关于魏尔伦的音乐;关于史蒂文森的善良仁慈。他说,每位作家都会留下两部作品:写下的文字和自己的形象;这两部“作品”会不断交织缠绕,直到最后一刻。“一个作家,只能奢求通过引导他人通往一个有价值的结论来获得满足,对吧?”他笑着说,“但那又需要多少说服呢?”他站起来,第二次漫不经心地伸出手来。他送我到门口。“晚安,那么明天见吧?”他说道,没有等待我的回答。然后缓缓关上了门。

(1) 埃克托·比安西奥蒂(héctor bianciotti,1930—2012),出生于阿根廷的法国作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

(2)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r.kiplg,1865—1936),生于印度孟买,英国小说家、诗人,被誉为“短篇小说艺术创新之人”。博尔赫斯在《私人藏书:序言集》(1988)中称自己曾上百次阅读吉卜林的一些短篇小说。(若无特别标注,本书注释皆为译者注。)

(3) 原文为“pygalion”,亦为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创作的戏剧名,中文又译《卖花女》。皮格马利翁原是罗马神话中一位雕刻家的名字,最终爱上了自己刻的雕像。

(4) 詹姆士·包斯威尔(jas boswell,1740—1795),英国传记作家。

(5) njals saga,冰岛民间故事。

(6) 何塞·马莫尔(josé árol,1817—1871),阿根廷诗人、小说家。

(7) 保罗-弗朗索瓦·格鲁萨克(paul-fran&231;ois grosac,1848—1929),法国出生的阿根廷作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家和图书管理员。

(8) 乔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内西(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1720—1778),意大利雕刻家和建筑师,以蚀刻和雕刻现代罗马和古代遗迹而成名。

(9)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

(10) 苏尔·索拉(xul r,1887—1963),阿根廷画家、雕塑家、作家、虚构语言的发明家,精通占星术、神秘科学、语言和神话。

(11) 威廉·布莱克(willia bke,1757—1827),英国诗人、画家,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12)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brandt harnszoon van rijn,1606—1669),欧洲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

(13) 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 (joseph allord willia turner,1775—1851),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水彩画家和版画家,其作品对后期印象派绘画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14) 埃尔·格列科(el gre,意为“希腊人”,1541—1614),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雕塑家与建筑家。

(15)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s,1833—1897),浪漫主义中期德国作曲家。

(16) 一种风格近似探戈的流行舞曲音乐形式,起源于拉普拉塔河流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达到全盛时期,但至今仍经久不衰,对日后探戈风格的定型起了很大的影响。

(17)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1921—1992),阿根廷作曲家以及班多纽手风琴演奏家,被称为“探戈之父”。

(18) 伯纳德·赫尔曼(bernard herrann,1911—1975),美国电影配乐作曲家,曾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多部名垂青史的影片如《惊魂记》谱写音乐,很好地配合了其塑造的影像。

(19) 即“面貌极相似者”,无论是在小说、非虚构作品还是现实世界中,“双重性”的概念都始终贯穿博尔赫斯的创作。

(20)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thoton acauy,1800—1859),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辉格党政治家。

(21) 托马斯·德·昆西(thoas de cey,1785—1859),英国著名散文家和批评家,被誉为“少有的英语文体大师”。

(22) 和德语中的“doppelg&228;nr”(面貌极相似者)一样,苏格兰人说的“fetch”(生魂)也指涉“双重性”的概念。

(23)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ewis stevenn,1850—1894),苏格兰小说家、诗人与旅游作家,也是英国文学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

(24) 吉尔伯特·基思·切斯特顿(gilbert keith chesterton,1874—1936),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创造了著名的教士侦探“布朗神父”。

(25) 亨利·詹姆斯(henry jas,1843—1916),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26)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herbert e wells,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他创作的科幻小说常涉及“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反乌托邦”等二十世纪科幻小说中的主流主题。

(27) 威廉·威尔基·柯林斯 (willia wilkie lls,1824—1889),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后被认为是推理小说的先驱之一。

(28) 艾萨·德·克罗兹 (e&231;a de eiroz,1845—1900),葡萄牙小说家,著有反映葡萄牙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阿马罗神父的罪恶》和《马亚一家》。

(29) 莱奥波尔多·卢贡内斯 (leopoldo gones,1874—1938),阿根廷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历史学家、翻译家、传记作家、语言学家、神学家、外交官、政治家和记者,因创作的短篇小说成为阿根廷梦幻和科幻文学的重要先驱。

(30) 里卡多·古里尔德斯 (ricardo guiraldes,1886—1927),阿根廷小说家和诗人,是所处时代最重要的阿根廷作家之一。

(31) 马塞尔·施沃布 (arcel schwob,1867—1905),犹太法国象征主义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对博尔赫斯和波拉尼奥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超现实主义先驱”。

(32) 约翰·狄克森·卡尔(john dickn carr,1906—1977),美国推理小说家,推理小说黄金时期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33) 米尔沃德·肯尼迪 (ilward kennedy,1894—1968),英国记者、犯罪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34) 阿诺德·贝内特 (arnold bent,1867—1931),英国作家,其作品入选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著有《活埋》(buried alive)。

(35) 戴维·加涅特 (david gart ,1892—1981),英国作家和出版商。

(36) 路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832—1898),英国作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摄影家,以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与其续集《爱丽丝镜中奇遇》而闻名于世。

(37) 弗里茨·毛特纳(fritz authner,1849—1923),德国哲学家,语言哲学的代表。

(38) 哈斯拉姆,博尔赫斯母系英国祖先的姓氏。

(39) 诺森伯里亚,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最主要的王国之一。全盛时期,版图由爱尔兰海延伸到北海,七世纪时军事力量极为强大,九世纪时丹麦人的入侵对其文化生活和政治统一造成破坏,十世纪初斯堪的纳维亚人开始移居那里,随后成为伯爵领地。

(40) 麦西亚,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之一,七至九世纪受丹麦人侵袭,遂没落解体。

(41) 诗作标题为《开始学习盎格鲁-撒克逊语语法之时》,收录于博尔赫斯1960年的诗集《诗人》。此处译文和注释参考林之木、王永年译本(《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42) 恩里克·班奇斯 (enrie banchs,1888—1968),阿根廷诗人。

(43) 意大利文具商,拥有悠久的制纸工艺,历史可追溯到1264年。

(44)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adolfo bioy casares,1914—1999),阿根廷小说家、记者、翻译家,注重对幻想世界的探索。博尔赫斯晚年失明后,卡萨雷斯成为他和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之一。

(45) 托马斯·布朗爵士 (sir thoas browne,1605—1682),英国作家,对医学、宗教、科学和神秘学都有研究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