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文学 > 伦敦人 > 第二部分 艺术展示

第二部分 艺术展示(2/2)

目录

我1971年出生在纽卡斯尔郊外一个以采煤业为主的工业村。我成长的那个年代,青年文化杂志和电视作品开始扎堆出现,铺天盖地,到处都是。那段时间,所有人都谈论着伦敦。想象一下,你走进自己村里一个破破烂烂的报刊店,随意翻阅《面孔》杂志和《i-d》杂志 (23) ,然后观看第四频道 (24) ,而这些杂志、电视的内容全都是关于伦敦的,似乎所有媒体都在向全国发送一个信号:离开你那糟透了的小村庄,来到这个美妙的媒体天堂吧,你的生活将会夜夜笙歌,美妙绝伦。

我们坐在他跟他伴侣一起开的一家画廊后面,这家画廊名叫“酒店”,位于白教堂 (25) 附近。他们最开始是在自己的家里开画廊,后来把画廊迁移到贝思纳尔格林公寓楼下的店面;再后来,他们就搬到这里。画廊在举办展览,现在正好是中场休息时,他时不时把长头发从眼睛旁边拨开,环顾新漆好的墙面。

我故乡的村庄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慢慢消逝。我不想把话说得太满,但我的村子确实是从一个人们曾经认认真真地清扫门阶、平时不用锁门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失业率高达75%、房价跌得将近一文不值的村子。我记得我祖父在我很小的时候,曾把我带到一个矿井,对我说,我如果不努力学习,长大了就只能去挖矿。没有什么事比下矿更可怕了。可就在20世纪80年代,这一切都结束了。我猜,跟我背景相似的人,现在估计都在接线中心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工作吧。

你如果是在一个小镇长大的,你很快就要想明白,你是那种想要留下来的人,还是想要离开的人。如果是后者,你就得想,我怎么才能离开呢?我不通乐器,也不太会踢足球。我从小就喜欢艺术,而我知道在很多别的地方,都有艺术。巴黎有艺术,纽约有艺术,伦敦也有艺术——这些地方就在我的脑海中一直切换。那里有吉恩·凯利 (26) ,有乔治·格什温 (27) 作品的原声带,人们欢声笑语,日日夜夜畅饮着免费的美酒,姑娘们美丽动人。那里是艺术的世界,而乡村没有艺术。

◇◆◇

你可以尽情带着势利的眼光来看待画廊生意。我们卖的东西不便宜,但是卖出的东西不多。我们不是在卖车,不是一下子卖了10万台这样的规模。我们可能卖来卖去就只卖出了一两件。我现在还是觉得这件事情很美妙——这些艺术品不一定漂亮,也没有实用价值,容易破碎,很难照看好,还可能要把窗户拆掉才能把它运进你的房子里,又或者根本没有办法在公寓里面展示,只能把它存放二十年,还要花很多钱来维护、管理……人们居然会如此钟爱一件艺术品,或者说,这不是钟爱,而是一种信念,人们相信这些艺术品会越来越值钱,或者相信它们能体现一种多元文化价值,又或者单纯相信它们是有用的。

令人高兴的是,比起跟收藏家的关系,伦敦的画廊老板跟艺术家走得更近。谢天谢地,这个行业还没有被会计师揽走。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拍卖行,会计师们去那里就好。当画廊开放时,你会看到非常多的艺术家和学艺术的学生,收藏家就少见了,特别是在东伦敦的画廊。这里大部分画廊的情况就是这样,人们不会把画廊看作经营买卖的地方。这里的画廊都有一种学院的气质。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你要是走进“走近”画廊 (28) ,或者莫林·佩利 (29) 画廊、莎迪·科尔斯 (30) 画廊,问那里的工作人员城里还有什么好看的展览,前台想都不用想,马上就会告诉你在街的另外一头有什么画正在展出,而你不该错过。这种事情在纽约是不可能发生的。假设你在纽约,进了一家糟糕透顶的画廊(它的旁边就是另外一家美妙绝伦的画廊),然后问画廊里的人,城里有什么好东西可以看呀?他们只会冷冷地看看你,说,去现代美术馆吧。他们绝不会推荐你去另外一家商业性画廊。我想这是因为,开画廊毕竟也是做生意吧,就好像股票经纪人不会告诉你,记得看看隔壁的美林证券啊,他们好像搞得很不错。这么说的人大概会被当场炒掉吧!在美国的画廊,你要是被人发现正在告诉一个潜在的买家去你们的竞争对手那里看展览,你应该会被吊打,再被大卸八块,然后被运到新泽西之类的鬼地方。

我第一次去参观东伦敦的画廊时,我感觉伦敦的奢华极致尽在那里了。应该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那里了吧?我坐了好长时间的地铁才到那里,然后突然就恍惚了,我当时想,这是哪里?这是英国的一部分吗?我记得那时候去霍克斯顿广场的“蓝夜店”,霍克斯顿广场给我的感觉就像那句谚语说的:“越过这里,龙神俱现 (31) ”——英吉利海峡应该就在街的另一头吧。我感觉自己正处于整个世界的边缘。但是现在,我的天,这些价值几百亿英镑的土地上都接入了免费无线网络,谁都可以来这里了。

我们以前在贝思纳尔格林有一个画廊,但我们还想搬到大一些的地方去。那个画廊里的每个地方都被生活和工作切分成小小的单元,没有一处空地,吊在天花板上的灯已经凹进去了,丑陋不堪,地上铺着假地板,所有东西都不堪入目,完全不是我想要的画廊的样子。我本想要一个废弃的、有都市感的工业厂房,要感觉像是一个假都铎王朝 (32) 时代的房子。可是最后我们找到了这里。

我不知道这栋楼本来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整个区域本来都是做服装的,首先进来定居的是犹太人,后来慢慢有了很多亚洲人。我们是整条街上唯一的非穆斯林商店。邻居有时候会过来,他们看起来很友善,但我觉得他们一定认为我们都是疯子。他们会问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他们看到我们的卡车运来一个像人头一样的东西,上面还盖着一件老男人的夹克,就会问,真的会有人买这种东西吗?我说,是啊,有时候会的。然后他们看着我,好像我疯了。千万别告诉他们这些东西的价格。他们会觉得你在诈骗顾客。我们刚搬来时,有人跟我说,你这里可能会出问题,因为在你这里供应酒水。毕竟,我们就在伦敦最大的清真寺旁边。于是我就去找邻居,看看他们的宗教日历,有哪些日子是不允许有人在这条街上喝酒的,到那天我就跟来参观画廊的人说,不要把酒水带到街上去喝。这就跟你不会在意大利的教堂门口做一些很荒谬的事情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你不会在那里穿着比基尼晃来晃去,也不会在重要的宗教节日当街喝酒。这会让人不高兴的。不过,穆斯林朋友们不会进来看我们展览的东西。我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没进来过。他们会来我的办公室跟我聊天,但是不会进去看展品。就跟我也不会去看他们的仓库一样,你明白吗?我不会去看他们在卖什么。不关我的事啊。

我们搬来之后,有别的画廊看到,也开始加入。这真的是……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穿着紧身牛仔裤的白人在这条街上散发地产销售传单。对于这个我还真是觉得抱歉,我觉得可能是我把这个街区搞乱了。

◇◆◇

如今的柏林很像我以前刚搬到伦敦时候的样子。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搬过去,你可以在那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每个周末都有新的画廊开张。但是柏林变成了伦敦吗?我不觉得。柏林会变成别的东西。它会变成另一个柏林,跟伦敦永远不会变成纽约一样。

现在的伦敦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城市了,它有了根。我想,这里发生的事情应该是透纳奖 (33) 跟……萨奇广告公司 (34) 、泰特美术馆,加上一些名人,比如达明安·赫斯特 (35) ,翠西·艾敏 (36) ,等等,所有的混合物。他们的成长跟伦敦密不可分。如今,每个人都喝卡布奇诺,都懂那么一点儿艺术,无论他们对艺术的态度是爱是恨。每年,泰特美术馆要接待四百万个访客。真是令人惊叹。虽然大部分都是被拖来参观的学生,他们对那些艺术品并无兴趣。但不管怎么说,一年可是有四百万人啊。

我想,在伦敦乃至在全英国,一般人现在对待艺术的态度是这么个情况:如果讨厌它,便是真心实意地讨厌它;如果热爱它,自然也是真心实意地热爱它。不管你有没有艺术相关背景,应该都能随口说出一个在世艺术家的名字,甚至是两到三个。你应该也能说出几家画廊的名字,或者知道谁得了透纳奖。你如果来自纽卡斯尔,应该会对“北方天使” (37) 感到非常骄傲。你如果来自伦敦,可能会觉得泰特美术馆把泰晤士南岸毁了;但你也可能会觉得它很棒,因为它带来了世界各地的人流。不管你怎么想,艺术在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根,什么风也吹不走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 (38) 的兴盛跟文学的繁荣和流行音乐的风靡不太一样,因为艺术需要借助建筑物这种相对永久的东西才能保存下来。艺术一旦兴盛起来,可以流传很长一段时间。它不像音乐之类的东西,可能在一些酒吧兴盛起来,但悲哀的是,这种地方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关闭,而唱片公司也有可能倒闭;但艺术只要在一个地方生根,在这个地方发展起来,就不断需要展览的内容来令其保持活力,并且要有能够不断吸引人流参观的方式。不管你喜欢与否,伦敦这座城市已然有了艺术兴盛的景象。

(1) crapu,拉丁语词汇,有“迷醉”“宿醉”等含义。

(2) 斐列兹艺术博览会,在伦敦和纽约举行的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每年10月在伦敦的摄政公园举行。

(3) 伦敦的邮政编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字母开头,根据伦敦的方位而定,后面的数字根据区域名称而定;第二部分由一个数字和两个字母组成,根据具体街道名称而定。“se”打头的邮政编码代表“伦敦东南部”(uth east london)。

(4) 斯蒂芬·劳伦斯,一个英国黑人男孩,1993年在埃尔瑟姆等公交车时被一群白人男孩攻击并杀害。这宗谋杀案是英国标志性的种族谋杀案。

(5) 拉提夏·莎蝶(1968— ),出生于法国,英国20世纪90年代独立摇滚乐队立体声实验室的创始人兼主唱。

(6) 巴伯尔,英国奢侈服装品牌。

(7) 互惠生,指不同国家的青年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寄居在国外的家庭中,通过承担照看儿童和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方式,获取免费食宿及高等教育权利的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8) 63号湾,伦敦的一家音乐场馆,经常上演小型演出。

(9) 拉德布罗克林,伦敦西部肯辛顿—切尔西区的一条南北向公路。道路的北端位于肯萨绿地,南通诺丁山。

(10) 雷鬼,一种由斯卡和洛克斯代迪音乐演变而来的牙买加流行音乐。事实上,很难在洛克斯代迪和雷鬼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只是后者较前者更为细腻,更多地使用电声乐器和更加国际化。

(11) 即提姆·盖恩(1964— ),英国作曲者和吉他手,后来和拉提夏·莎蝶一起创建了立体声实验室乐队。

(12) 巴金,东伦敦的一个郊区小镇。

(13) 口香糖乐队,美国摇滚乐队。

(14) 信仰疗愈者乐队,英国独立摇滚乐队。

(15) 比基尼杀戮乐队,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朋克摇滚潮流里一支宣扬女权主义的女子摇滚乐队。

(16) 涅槃乐队,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起来的著名摇滚乐队。

(17) “我血淋淋的情人节”,英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流行起来的摇滚乐队。

(18) 《新音乐快递》,英国流行音乐杂志。

(19) 《旋律创作者》,英国音乐周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周刊之一。

(20) 结婚贺礼乐队,英国独立摇滚乐队,成立于1980年代。

(21) 泰特美术馆,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专门收藏20世纪现代艺术作品,是伦敦艺术胜地。

(22) 格里姆音乐,一种英式说唱音乐,又称伦敦地下乐,是一种受到多种音乐类型影响、具有创新性的电子舞曲类别。由英国早期的车库舞曲和丛林舞曲发展而来,同时深受牙买加舞厅音乐、雷鬼以及嘻哈的影响。

(23) 《i-d》杂志,1980年创刊的英国时尚文化杂志,主要面向年轻人群。

(24) 第四频道,英国公共服务电视台,于1982年开始对外播送节目。

(25) 白教堂,英国伦敦斯特普尼市区的区域。

(26) 吉恩·凯利(1912—1996),美国著名男演员,代表作有《雨中曲》等。

(27) 乔治·格什温(1898—1937),原名雅各布·格肖维茨,美国作曲家、钢琴家。

(28) “走近”画廊,专门收藏现代艺术品的伦敦画廊。

(29) 莫林·佩利(1953— ),美国人,画廊老板、收藏家,现居英国伦敦。

(30) 莎迪·科尔斯(1963— ),英国画廊老板、收藏家。

(31) 原文为“beyond here there be dragons”。

(32) 都铎王朝(1485—1603),英国历史朝代,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33) 透纳奖,英国当代视觉艺术大奖,由英国泰特美术馆于1984年创立。

(34) 萨奇广告公司,由萨奇兄弟与蒂姆·贝尔于1970年创立,总部设在伦敦。

(35) 达明安·赫斯特(1965— ),英国当代艺术家。

(36) 翠西·艾敏(1963— ),英国当代艺术家。

(37) 北方天使,英国境内最大的雕塑。

(38) 这里指狭义的艺术,即艺术品,包括各类造型艺术。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